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太子英明 > 太子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19章 萧天行知道萧逸没说实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子英明 章节目录 第519章 萧天行知道萧逸没说实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皇宫。

    太极殿。

    萧天行还是在处理奏折。

    古代的皇帝,被奏折累死的,还真是有几个呢。

    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天下不治。

    如果天下的各州各郡,都能像河东和苏州那样,政令清明,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奏折让皇帝批处呢。

    一个内卫从外面进来:“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太子求见?

    萧天行手中的御笔立即就停了一下,抬起头来,眼神中精光一闪。

    “太子终于来了。”萧天行喃喃自语着,将御笔放下,淡淡说道,“宣。”

    不一会儿,萧逸大步走了进来:“儿臣参见父皇。”

    萧天行笑着说道:“逸儿免礼。”

    “谢父皇。”萧逸直起身来,“儿臣昨日回到长安城,因被一件事情羁绊,故而今天才进宫向父皇复命,还请父皇恕罪。”

    萧天行呵呵一笑:“朕知道,逸儿你昨天被高丽国太子拉去了驿馆,然后在驿馆喝多了嘛,这何罪之有啊。”

    萧逸料到也瞒不住萧天行,又拱手道:“儿臣多谢父皇。”

    “启禀父皇苏州之事已经处理妥当,包括苏州所辖的县,儿臣也一并清理。”

    “苏州百姓,无不感念父皇的恩德,齐声称颂父皇英明。”

    父皇英明?

    萧天行眼神中再次精光一闪,心中一痛。

    他们真的是齐声称颂朕英明吗?

    错了,他们应该是齐声称颂太子英明吧。

    苏州之事,上官家找的是你太子,没有求朕。

    处理苏州之事的,也是你太子,并不是朕。

    三日奔驰两千里,杀尽贪官酷吏和恶霸豪强,如此盛举确实称得上英明了。

    萧天行微微一叹,他有点羡慕萧逸了。

    身为太子,可以到处去杀贪官酷吏和恶霸豪强,为民请愿。

    而他这个皇帝,却每天只能待在皇宫里,哪里都去不得。

    心中虽然那样想,但萧天行嘴上却是呵呵一笑:“逸儿你过谦了。”

    “此乃逸儿之功,朕如何能跟逸儿争功呢。”

    萧逸拱手道:“启禀父皇,请恕儿臣胆大妄为,儿臣并不认同父皇这句话。”

    “噢?”萧天行颇为好奇,淡淡一笑,问道,“逸儿,此言何意啊?”

    萧逸朗声说道:“苏州之行,虽然是儿臣前往,父皇未去。”

    “苏州之事,也是儿臣亲自处理,父皇并未出手。”

    “但是,若无尚方宝刀,儿臣如何敢擅自斩杀朝廷命官?”

    “若非父皇在背后的支持,儿臣如何行如此胆大之事,而世家门阀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故而,若论功劳,儿臣不过是奉父皇之命行事罢了。”

    “若是论功劳,父皇能得十之七八,而儿臣不过只有十之二三罢了。”

    “苏州百姓,确实认为太子英明,但儿臣也告知他们,儿臣是手握父皇所赐的尚方宝刀,才敢如此大胆行事。”

    “所以,苏州百姓认为太子英明,更认为是父皇英明。”

    萧逸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倒也让萧天行颇为动容。

    不过呢,也让萧天行心下一咯噔,暗想,逸儿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能猜出朕的心思,对太子英明超过陛下英明的不满了?

    萧天行哈哈大笑道:“逸儿言之有理啊。”

    “再说了,这大夏国的江山,是你我父子的。”

    “不管是太子英明,还是陛下英明,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只要大夏国强盛,就是你我父子的功劳。”

    “毕竟,百年之后,这大夏国的江山,朕还是会传给你的。”

    萧逸拱手道:“父皇龙体康健,不说长命百岁吧,至少能活百十岁。”

    “哈哈哈……”萧天行再次大笑道,“朕若真是能活百十岁,岂不是成了老妖怪了?”

    “再说了,朕即便真的活那么久,反而不是好事。”

    “因为人老容易糊涂啊,朕是一国之君,若是犯了糊涂,可就成了昏君了。”

    这一番对话,使得父子之间原本紧张不少的关系,一下子缓和了不少。

    萧逸立即说道:“父皇英明神武,纵然是活上两百岁,也绝对不会糊涂。”

    “呵呵……”对这样的假话,萧天行只能呵呵一笑,将话题转开,“逸儿,蓝田县令向朕禀告,说是逸儿在蓝田谷可能遭受刺杀了,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萧逸点了点头,“是儿臣托了父皇的洪福,才能安然躲开了刺杀。”

    萧天行又问道:“逸儿可知,那些刺客是什么来头?”

    萧逸回答道:“全都是死士,没能留下活口,是以不知他们的身份。”

    “不过呢,以儿臣猜测,估计是一些士族门阀之人,对儿臣恨之入骨,这才
>>>点击查看《太子英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