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太子英明 > 太子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51章 儿臣愿为钦差(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子英明 章节目录 第151章 儿臣愿为钦差(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春江花月夜》?

    太子殿下作的诗?

    林光乾一愣,他一直在天牢之中,还不知道萧逸会作诗的事情,闻言不由一愣。

    倒是林仙儿,闻言不由美眸一亮,看了萧逸一眼,问道:“太子殿下可否告知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好。”萧逸点了点头,便将《春江花月夜》的内容背诵了一遍。

    林光乾震惊之极:“此诗是太子殿下所作?”

    萧逸脸不带红的,点了点头:“正是。”

    当然,后面还有“孤王剽窃而来”几个字,萧逸没法出口。

    林仙儿笑着说道:“爹爹有所不知,太子殿下乃是当世奇才。”

    “如今,太子殿下的大作已经在长安城中疯传,何止是这一首《春江花月夜》呢。”

    “据女儿所知,还有一首《将进酒》,一首《风》,一首《雨》,一首《锦瑟》。”

    “噢,女儿听柳如玉说,还有一首无题的诗。”

    林光乾好奇地问道:“为何无题?”

    林仙儿摇了摇头:“女儿不知,柳如玉也不知,只能问太子殿下了。”

    “但是,诗的内容女儿却是知道,女儿这便背给爹爹听。”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林光乾再次惊讶地望向萧逸,后者淡淡一笑:“这首诗也非是无题,只是当时孤王没想好诗名。”

    “这首诗的名字,可叫《涅槃后》。”

    涅槃后?

    林光乾和林仙儿对视一眼,暗暗点头,眼下这位英明的太子,与以前那位恶太子相比,真可谓是涅槃重生后啊。

    林光乾来东宫,就是为了感谢萧逸的,意思表达到,自然就告辞离开了。

    这一次,萧天行虽然免了林光乾的死罪,但却将他从镇北将军降职为安北将军。

    大夏国的军职,最高是大将军,正一品,目前空缺。

    然后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都是从一品,也都空缺着。

    再往下,就是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平将军和四安将军。

    四征将军是正二品,四镇将军是从二品,四平将军是正三品,四安将军是从三品。

    也就是说,萧天行将林光乾降了两级。

    但林仙儿却不愿回去,说是要找秦雪茹玩,问清之后就直奔书房去了。

    送走林光乾之后,萧逸就进宫去了。

    萧逸来到太极殿的时候,萧天行的脸色正阴沉着,殿中还有暗卫统领皇甫南阳。

    暗卫的职责,是刺杀、刺探情报,以及保护皇帝的安全。

    看来,必然是暗卫刺探到了什么重要情报,对大夏国极为不利。

    不然,燕云大捷之下,萧天行理应是心情愉悦才对。

    “皇甫爱卿,你且下去吧,朕与太子商议一番。”

    皇甫南阳立即告退。

    “逸儿,暗卫密报,说是有人对赈灾的钱粮下黑手。”

    果然是赈灾的事,萧逸微微皱了皱眉头,问:“暗卫可查出是什么官员?”

    萧天行轻轻摇了摇头:“据暗卫的密报,钦差已经跟河东的地方官员和地方豪强勾结上,他们对暗卫防范甚紧,暂时没有结果。”

    萧逸心下一动,问道:“父皇的意思,准备派人秘查此事?”

    萧天行从龙椅上走下来,来到萧逸的跟前,微微一叹:“大夏国的各级官吏,基本上都跟五姓七望有关。”

    “这也就造成大夏国的朝廷官吏和地方官吏勾结,贪墨之风盛行。”

    “放眼前朝,或者再向前,皆是如此。”

    “也有不少明君,在吏治方面下过狠手,却收效甚微。”

    “逸儿,你可知是什么原因吗?”

    萧逸点了点头:“回父皇,若是儿臣所猜不错的话,应该是钦差不清吧。”

    “不错。”萧天行赞许地点了点头,“钦差,虽然有尚方宝剑在手,但他毕竟也是一名官吏,是一个人。”

    “但凡是人,几乎全都逃不过金钱美色的诱惑。”

    “之前的朝代,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被委任钦差,到地方督办赈灾事务,清一色全都被拉下了水,由清入贪。”

    “于是,钦差跟地方官员勾结,皇帝的视听就受到了蒙蔽。”

    “而天下之大,真正不会跟地方官员勾结在一起,不需要贪墨的人,不过只有两个人而已。”

    萧逸心下一动,问道:“父皇之意,这两人莫非是父皇与儿臣?”

    “不错。”萧天行点了点头,“这大夏国的天下,就是父皇的,父皇何须勾结官员,何须去贪墨?”

    “这大夏国的天下,早晚都是逸儿你的,你又何须勾结官员,何须贪墨?”

    萧逸这下明白萧天行的意思了,微微想了想,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愿为钦差,前往河东,亲自督办赈灾之事。”
>>>点击查看《太子英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