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八章千古名相,果不其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八章千古名相,果不其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百六十八章千古名相,果不其然!

    任谁也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

    即便是李根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依然被源源不断传来的消息,一次又一次的吓了一跳又一跳。

    就在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护送两位皇子,坐上火车,奔赴波斯和大食不久。

    天南海北的奏折,齐齐汇聚而来。

    李根踏足显德殿,足足三尺高的奏折,让他眼睛瞪的溜圆。

    这,这他娘的,要看到什么时候?

    老子还有没有点空闲时间?

    还有没人生自由了?

    此时此刻,李根竟然为政哥,感到悲哀。

    自己最为喜欢的始皇帝嬴政,之所以英年早逝,十之八九就是这些一堆又一堆的奏折给拖累的。

    就这?

    还没有完。

    就在李根大踏步往龙椅之上走去的时候。

    显德殿外,四位禁卫军,抬着成箱的奏折,出现在显德殿门口。

    李根见状,嘴角使劲抽搐一下。

    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

    “启奏陛下,御案之上的奏折,臣皆已看过,尽是各地州府,呈上的,事关南水北调之奏折。”

    宰相马周,恭敬的施礼说道。

    “宰相,依爱卿之言,莫非殿外那些,也是此类奏折?”

    马周闻言,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想必尽是如此。”

    “既然爱卿已经看过这些奏折,不妨给朕说说,挑重点…”

    李根安心的端坐在龙椅之上。

    还好有个任劳任怨,又才思敏捷的宰相马周啊。

    不然,自己看到这一堆堆的奏折,脑瓜子实在是太疼痛了。

    “回陛下的话,奏折虽多,堆积如山,但是所有奏折,众口一词,臣入仕十年来,乃是生平仅见。”

    “即便翻阅史书,也从未有过如此让人震撼一幕。”

    “大唐各州府所上奏折言称,百姓情绪激动,欣喜落泪,载歌载舞数日,白天载歌载舞,夜晚点燃篝火…”

    “多有白发苍苍者,对长安城方向,长跪不起。”

    “官府门前,排起长队,百姓们将家中余粮送去官府。”

    “口径一致,为南水北调工程,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这一幕,几乎在大唐各地同时上演…”

    “河南道,河北道,甚至是陇右道,各省道已经自发组织万余名青壮劳力。”

    “陛下,现在那些青壮劳力,已经开拔,直奔江南道而去…”

    “百姓有云: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陛下,不仅仅是给一代人造福,而是再给千秋万代造福。”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五年期限太长,百姓们恨不得,五天就将这工程竣工啊……”

    显德殿里一片安静。

    史官眉飞色舞,激动不已的奋笔疾书。

    不用遥想当年。

    隋炀帝开拓大运河,本是一件利国利民之壮举。

    竟然惹得民怨鼎沸!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伤害值,来得,属实太过猛烈了一些。

    李根的眼睛湿润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

    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百姓,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只要你对他一分好,他能恨不得还你三分。

    毋庸置疑,原本五年的期限。

    李根眼下,完全不必担心了。

    试想一下,举全国之力。

    百姓们又如此主动支持和配合的情况下。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加上,现有的一千辆挖掘机,一千辆推土机,一千辆装载机,以及工部,正在加紧生产的设施和设备。

    工程进度,肯定会比预想的,还要快上许多。

    “报……”

    显德殿外,响起传信兵的声音。

    “何事奏报?”

    李根注视殿外,沉稳的开口询问道。

    眼下大唐无战事,也不可能有战事。

    周边只剩下几个弹丸之国。

    大唐不收拾他们,他们都已经睡觉都要笑醒了。

    即便是梁静茹,也不可能给他们那么大的勇气。

    “启奏陛下,房太师送来八百里加急!”

    (备注,李根登基前,房相为太子太师,虽然是李承乾的太子太师,李根被任命太子,房相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李根的太子太师,杜相为太子太傅,魏征则为太子太保。)

    李根闻言,郑重的点点头。

    许久没有房玄龄的消息了。

    自从房玄龄,前往太原督办太原炼钢厂事宜,李根就再也未曾见过房伯父一面。

    想必这八百里加急,也与南水北调有关
>>>点击查看《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