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洪武皇帝嫡孙,朱允熥 > 洪武皇帝嫡孙,朱允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洪武皇帝嫡孙,朱允熥 章节目录 第2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何一个部门,单独对皇帝负责。别以为钦天院就是个观察天气预报的,在这个时代,天象的任何波动,在人们的心中,都是上天对人们的示警。

    至于其他的翰林院学士们...........

    忽然,朱允熥有个想法。

    这些人平日的工作,除了负责皇帝起草文书,记录言行,校队军国大事奏折之外。就是编纂书籍,修订史书。

    那么可不可以,让他们把报纸办起来。

    这时代,国家对于百姓而言,是空泛的君臣大义,是模糊的家国天下。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现代人都知道,舆论口舌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官家的。

    朱允熥陷入沉思,以朝廷的名义办报纸,好处多多,朝廷在百姓的心中就是正统。

    可也有些隐忧,就是怕这样的媒体,最终演变成掺杂了派系和私人恩怨的喉舌。

    想着,朱允熥忽然一笑。

    舆论是可以监督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才是王道。若因为那些还没发生的事,就因噎废食,得不偿失的同时也阻碍了进步。

    是的,若有官方的报纸,这将是一种进步。

    而且,也将是整个大明文化上一种巨大的进步。

    这种进步或许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或许在长时间内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但是长久来看,启发民治,甚至监督官吏,作用非凡。将会大大拉进,普通百姓和朝堂的距离,使得天下人知天下事。天下人,可说天下事。

    紧接着,朱允熥提笔,在一张空白的纸签上写道,“报纸!”

    然后他又开始陷入忙碌,除了文官这边,还有武臣。

    当年跟着他征伐高丽的人,是时候更进一步了。一直操练并且花钱如流水的靖海军,也到了再次露面的时候。

    老臣勋贵们纷纷退居身后,现在是大明新生代将领们,大展宏图的时候。

    想到武臣,朱允熥就想起一个人。

    蓝玉!

    他还在病中,常家的奏折中说,席道人说蓝玉的病治是治不好的,如今只能控制。

    天道就是如此,疾病如影随形!

    正想着这些,王八耻悄悄进来,“万岁爷!”

    “说!”朱允熥道。

    “燕王世子求见!”
>>>点击查看《洪武皇帝嫡孙,朱允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