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备前宰相 > 备前宰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收下天下第一兵(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备前宰相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收下天下第一兵(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父亲是真田昌幸,出家后成了信浓小笠原秀贞的傅役,而他的兄长是信浓上田城主,德川家臣。

    他如今自己受封信浓川中岛1000石,父子三代都围绕着北信浓打转,这绝对是当权者秀吉所不愿意见到的。

    特别是在将真田家交给德川家管理,真田昌幸这个老狐狸被今后会帮助秀贞执掌小笠原家政务的当下,秀吉迫切的想要一个让两边牵挂的人质放在自己身边。

    其实就算秀家不开口,秀吉都会出言要求真田信繁加入到自己的黄母衣众中去,但是现如今秀家既然开口邀请。

    但是像真田信繁这样的小人物,无论是在自己这边,或者是在备前家都是一个意思,因此秀吉倒也没有出言阻止,颇有一番看戏的姿态。

    秀家本以为真田信繁会是如历史上那般是个聪明人,谁承想在自己已经暗示的如此清楚明白的情况下,依然被他拒绝,脸上有一些挂不住了。

    好在此时真田昌幸看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对着真田昌幸开口说道“源次郎,得到左中将的厚爱是你的荣幸,你今后就跟着左中将奉公吧,也算是为真田家在别处开枝散叶了。

    至于你所说的上杉少将那边的问题,我想左中将和关白殿下会向上杉少将说明情况的。”

    正如千雪所言,关于真田信繁改换门庭的时候压根不需要他去联系,这种事情自会有身为家主的秀家去和上杉景胜对接。

    别看上杉景胜平时傻头傻脑的,这人人可精明的很,在御馆之乱时候,懂得用相当于越后年产2年的黄金换来武田家的援助,为自己奠定胜利的局面,就足以看出他的一个拎得清舍得的家伙。

    历史上的上杉景胜对于真田信繁被秀吉收入黄母衣众这件事,一直是以默许的态度,想来他是看得清其中的门门道道的,秀家前去提一个意见应该不难。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虽然说现在的真田信繁因为人生阅历不足的问题看起来有点木讷,但是他毕竟是表里比兴真田昌幸的儿子。

    刚刚的拒绝是出于家臣的忠心,现如今在父亲、秀吉等人的保证下他也不傻,当几人的面就向秀家行礼说道“源次郎见过主公。”

    其实如果秀家不提出将真田信繁收入家臣,秀吉也会主动提议,原因就像前文所说:真田家在信浓有着不小的势力,秀吉需要一个人人质压在自己身边。

    现如今既然秀吉已经主动提请,秀吉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自然也不会掺和一脚从自己的儿子手中夺人所好,默许了真田信繁收入秀家麾下。

    待昌幸剃度并答应做小笠原秀贞的傅役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不能反悔,秀吉这才向真田昌幸道出那绝密的情报。

    “什么?德川中将生死不明吗?”千雪(真田昌幸)听到这个消息的表现,就和秀吉、秀家刚听到时一样,表现出了极大的震撼。

    但千雪与俩人不同的是,并没有对这个消息表现出质疑,毕竟这个消息是关白秀吉道出来的,必然是做不得假。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千雪的眼珠子在自己的眼眶中咕溜溜的打着转,很快就想清楚了今日被秀吉叫来的原因。

    千雪向秀吉询问道:“关白殿下是希望我辅佐秀贞殿下掌控德川家吗?”

    秀吉摇了摇头说道“能掌握德川家自是最好,可是于义丸确实已经过继给了小笠原氏。从法理上看,在兄弟死绝之前恐怕难有继承德川的机会。

    再加上竹千代继承德川家的事情是在我的见证下定下的,我也不好出尔反尔剥夺了他的继承权。因此将你派往秀贞身边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东国。”

    秀家的话其实还有半句没讲,那就是“稳定东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分化德川家。”

    不然的话想要稳定东国,派遣任意一位家老重臣虎松竹千代返回骏府即可,何必要将千雪派到秀贞身边,随着秀贞坐镇骏河呢?

    又何必要把他这个戴罪之身捞出来,送到骏河去呢?

    退一万步将,德川家康身死,最该回去的是竹千代,最不该回去的就是秀贞,现如今秀吉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必然是不单纯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体出现秀吉捞自己的价值,或许是因为自己在诸大名间来回游走的外交功底被秀吉看上了,这才是秀吉让自己跟在秀贞身边的原因吧。

    千雪是什么样的人啊,秀吉的话刚说完,他就明白了秀吉话句中没有提及的那部分内容,点了点头向秀吉承诺道“殿下所言在下已经知晓,关于东国之事殿下请殿下放心,我定会全力而为。”

    得到承诺之后,千雪和真田信繁就被带了下去,秀吉还与秀家、秀贞讨论一会儿之后才叫俩人离开。

    主要就是吩咐秀贞一些注意事项,同时将跟在队列中的,原本打算转封给秀贞的一些黄母衣众和旗本武士叫出来,让他认个脸熟。

    由于当时知行太少(1万石),从河内出国随队之时秀贞并没有征兆军
>>>点击查看《备前宰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