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秘史 > 大明秘史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99章 琐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秘史 章节目录 第199章 琐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李景隆哭哭啼啼的走了,殿中只剩下朱允熥一人沉思。

    大明朝堂上下,都把北元这只老虎当成了心腹大患。但是在朱允熥心中,却不尽然。

    那是一只吃人的猛虎,可也是只病老虎。

    大元先前占据中原之时,政治结构组织框架就非常松散,等退回草原之后更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政治体系,说到底不过是奉黄金家族后裔为主的军事势力,在北元皇帝大汉之下,又有无数的部族首领,贵族。这样的组织,维持不了多久。

    而在洪武二十年,蓝玉北征,捕鱼儿海一战彻底摧毁了北元的组织体系,使得黄金家族颜面扫地之后,北元控制的各部也不安分起来。

    狼群中,永远充满了厮杀。

    蓝玉破北元余孽,俘虏北元十之八九的统治阶层,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侥幸逃脱。可是在逃亡途中,北元皇帝,这位元世祖的后裔,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用弓弦连同皇太子一并绞杀。

    随后,孛儿只斤,也速迭儿登上了北元皇帝,蒙古大汗的宝座。号称,卓里克图汗。

    但他毕竟不是合法的继承者,而起他这一起兵弑君的举动,彻底拉开了蒙古高原上内斗的帷幕。

    正印了汉人那句话,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而在数年之后,蒙古大汗的位子会被黄金家族血统之外的卫拉特首领布里牙特,乌合齐篡取。从此,依旧号称北元的蒙古产生分裂,即西部蒙古的卫拉特部(瓦剌)和东部的蒙古本部(鞑靼)。

    即便是后来,黄金家族再次夺取了蒙古高原的控制权,可是蒙古高原也重新变成了一盘散沙,再不复往日的荣光。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黄金家族后裔为大汗之时,许多蒙古贵胄及部族,归效了大明。甚至包括不少的黄金家族后裔王室,更有无数的蒙古勇士。

    北元,准确的说蒙古内部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与大明为敌。重新拥戴黄金家族登上汉位的权臣阿鲁台,在永乐初年就多次表示了归顺之心。

    历史上北元和大明一直相互纠缠了两百多年,直至明末,北元才彻底被后金吞并。

    是吞并,不是灭亡。后金的统治者,用更高明的政治手腕,把他们变成了帝国的合伙人。

    在朱允熥看来,大明和北元,不单单是战争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老祖宗留下的连横合纵之术大有可为。

    正在朱允熥沉思之时,王八耻悄然而至。

    “殿下,户部侍郎赵勉,工部侍郎练子宁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朱允熥又坐回到宝座上,淡淡的说道。

    这两人,都是亲点的官员,两人正是壮年的年纪。侍郎再进一步就是尚书,也是朱允熥挑选的未来辅政之人。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熥看看二人,命人赐座之后,从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抽出一封,板着脸色说道,“燕藩上了折子,朝廷答应他的军需还有器械没到,是怎么回事?”

    早在年初,燕王那边就不住的上折子,以近年来辽东不稳为由,请求朝廷拨付物资等,充实军库。

    户部侍郎赵勉脸上一僵,拱手道,“殿下,臣在户部负责田亩之事,此等军需之事,一向是尚书大人和兵部,还有五军都督府主管..........”

    “你不主管就什么都不知道?”朱允熥顿时拉下脸,口气不善。

    边上,练子宁忙开口,“殿下,臣今日翻阅历年累次拨与燕藩的物资存档,北平不缺东西呀!燕藩加上北平卫,共有兵五万余人。每年的军饷都是足额拨付,而且去年刚刚赏赐了四十万匹棉布,还有大匹的钱粮!”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至于军械,光是工部记录在案,有实可查的铁料等,北平的军库就有三十万斤。无论是兵器还是甲胄,也都堆积如山,根本不必重新拨给!”

    “再说,燕藩要的都是火铳和火炮,火药弹丸等利器!”说着,练子宁看了朱允熥一眼,小心的说道,“事关重大,臣不敢自专,所以从臣接手工部的差事之后,就给卡住了!”

    说到这里,又补充一句,“燕王年年都要这些东西,可是秦晋二藩,还有宁藩等塞王,却从没要过!”

    他有反心,当然要伸手要,而且是越多越好。

    朱允熥心中暗道一声,刚板着的脸,面对练子宁柔和了许多。

    这事办得漂亮,这练子宁以后是个可用之人。朝中这些进士出身的文臣们,对于各地的藩王都是没什么好脸色的,可是像他这么思想敏锐的,却没几人。

    其实就算练子宁不说,朱允熥也知道,燕王那
>>>点击查看《大明秘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