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亲王 > 大明亲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残了(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亲王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残了(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曾毅是一大早就去了豹园的,临近正午的时候,豹园内才算是有圣旨传出。

    圣旨总共有两道。

    第一道圣旨:“兵部尚书刘大厦以谋逆大罪栽赃陷害朝廷大臣,谋杀一应知情大臣,斩立决,诛九族,二品…二品……两人以谋逆大罪栽赃陷害朝廷大臣,斩立决,诛九族,南京兵部左右侍郎,上奏不实之情,然,其却是被贱人蒙蔽,且念其忠心为国,既往不咎,其余一应被栽赃陷害官员尽皆官复原职。”

    这是第一道圣旨,这其中,却是牵扯出了京城的兵部尚书刘大厦。

    而这其中,刘大厦更是那一直藏在幕后的守旧派联盟的盟主。

    这一点,从圣旨之上就能看的出来,这消息,别说是让百官觉得不可思议了,就是曾毅自己,当初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是有些发愣的。

    可以说,一直以来,刘大厦都隐藏的非常好。

    在所有人的眼光中,刘大厦至多,只能算是守旧派和革新派两者之间的一个接触点,但是,刘大厦却又并非是其中哪一个的。

    只能说,刘大厦是兵部尚书,其在军中的门人故吏非常之多,所以,刘大厦本人应该是倾向于守旧派的。

    但是,刘大厦本人却是几乎从没有过明确的表态,就算是被牵扯进去了,也是左右摇摆。

    但是,刘大厦本人的威望却是不低的,所以,不管是守旧派那边还是曾毅这边,都不愿意过于逼迫刘大厦的。

    甚至,到了后来,在所有人看来,刘大厦已经是站在了曾毅这边。

    毕竟,曾毅要进行军备各项,而且,曾毅已经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刘大厦若是不站出来反对曾毅,不和曾毅唱对台戏,那,其实就等于是在支持曾毅了。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并非是要站出来,摇旗呐喊,或者是旗帜鲜明的支持,有些事情,不吭声,其实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所以,在百官看来,刘大厦其实已经是站在曾毅这一边了,别说是百官了,就是曾毅,也是如此认为的。

    也正因为此,曾毅才把刘大厦当成是后者,让刘大厦带兵灭了京城的东厂番子的。

    也正因为曾毅把刘大厦当成了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或者说,把刘大厦当成是中间人物,所以,曾毅才会和刘大厦商量布局这件事情。

    毕竟,这事情,曾毅可以支持他的那些个官员商量,也可以和那些没表明态度的官员商量,因为这是要铲除刘瑾的势力,这些个官员不会拒绝。

    但是,有两者官员,却是会拒绝,或者是借此而生出别的事情的。

    其中一种,那自然是被刘瑾拉拢了的官员,刘瑾若是阴差阳错之下找这类官员商量事情,那,后果是显然意见的。

    而另外一种,就是守旧派的官员,虽说守旧派的官员也想要铲除刘瑾。

    可是,却还有那么一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百官是和刘瑾敌对,刘瑾也的确压制百官,但是,却还没有到那种生死关头。

    而且,换句话说,刘瑾和百官敌对,有那么两个字,百官。

    可是曾毅却是和守旧的官员敌对的。

    如此一来,守旧派的官员宁可暂时先选择和刘瑾合作来对付曾毅了。

    更何况,依着最开始的情况来看,守旧派的官员或者是说刘大厦想要玩一出双面戏的。

    这一点,起初曾毅也没看出来,可是,直到他被栽赃陷害,关进天牢的那几天,曾毅才算是彻底的想明白了。

    而也正是曾毅被打入天牢的时候,锦衣卫的探子全都撒了出去,对京城的那些个文武大臣都监控了起来。

    若是之前,曾毅不曾取消锦衣卫对所有文武百官的监控或许还不会出这档子事,毕竟,这么多大臣凑一起,怎么可能瞒得过锦衣卫的耳目。

    而这次,虽说锦衣卫的探子撒出去的晚了些,可仍旧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加上曾毅的推测,却是很快就确定了守旧派盟主的身份,刘大厦,这个被人误以为是站在曾毅这一边的官员。

    道理很简单,刘瑾之所以和他曾毅闹翻,那是因为东厂在京城的根基被毁了。

    这个东厂在京城的根基,可就多了,有投靠了刘瑾的朝廷官员,也有东厂的那么多的档头和番子。

    而这当中,官员的事情,他曾毅可是等于一点都没搀和的,自然找不到他曾毅的身上。

    曾毅参与的,而且,还能让刘瑾如此记恨,甚至和守旧派官员联手要至他与死地的,这种事情,只有那一件。

    那就是东厂的番子全部被灭。

    这件事,最开始的时候,曾毅只和刘大厦商量过,连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瞒着的,后来,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算是知道了。

    但是,这件事也就仅限于此了,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和刘大厦,加起来,当时李东阳不在京城,内阁还有三位大学士加上刘大厦,总共四人知晓。

    这其中,内阁其实是支持曾毅进行革新的,这一点,曾毅知道,也能
>>>点击查看《大明亲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