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陆辞秋燕千绝 > 陆辞秋燕千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55章 鱼快上钩(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陆辞秋燕千绝 章节目录 第355章 鱼快上钩(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陆辞秋远远听到罗氏说:“那点小事还用问你二姐姐?想开酒楼明儿去买一个不就完了。陆芳华你能不能给我精神点儿?你现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得琢磨亲事啊!”

    陆辞秋有点儿听不下去了,古人对于儿女亲事这种事总是想得过早,陆芳华才多大?十三岁啊!她有时候真想掰开她二婶的脑袋看看,到底是怎么想的非得急着给十三岁的女儿找婆家?这在后世可是犯法的。

    可惜在这个时代不犯法,非但不犯法,所有人还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女孩子到了这个年岁如果家里人不给张罗,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除非是陆倾城这种,人人皆知她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也知道她的婚事必将轰动全城,所以就也没人盯着她芳龄几何了。

    陆辞秋想,这样的规矩必须得改一改。女子及笄才十五岁,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呢!即使古时人类的平均寿命达不到后世那么长,但也不至于让十五岁的孩子就匆匆去成婚生子。

    好在她的永安县就快要建立起来了,到时候规矩由她来定,这世间总要有一个地方率先试点,做出个成绩来才能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和效仿。

    这个时辰的陆府很安静,该睡的都睡了,不该睡的也困了。陆辞秋走在府里,只遇着几个巡夜的小厮,就连飞雪院儿都安静下来,灯也撤了几盏。

    但霜华在月洞门那里站着呢!一见陆辞秋回来了赶紧就迎上前,提着灯笼问她:“小姐怎么没把冬安带去?院儿里的人想吃饭可以去大厨房吃,不必非得把冬安留下来。

    也怪奴婢回来晚了,要不定去陶然院儿接小姐。”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陆辞秋“咦”了一声,“你几时回来的?怎的晚了?”

    霜华说:“才回。府衙的人实在是太热情了,那位府尹莫大人一见奴婢去了,竟亲自来见,还当着奴婢的面儿把那家牙行所有的房屋地契都摆了出来,硬是拉着奴婢一起挑。

    不但要挑,他还给奴婢介绍,比如说哪个宅子大,哪个铺子地段好,哪处庄子产收多,哪个山头适合种果树。奴婢一开始是挺着急回府的,但说着说着便被那莫大人给忽悠住了,渐渐听上了瘾,也是想给小姐选几处好地方。

    特别是山头,莫大人说南郊有几处山头,山下就是大片大片的空地。未来不出意外,永安县就会建在那处空地上,那么周围离得近的山最好就都能握在二小姐您手里。

    奴婢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咱们县上那些人口,不得想办法去养活他们吗?山上可以种果树,您之前还说可以种药材,有了这些地,至少县上人口温饱问题可以解决了。”

    她一边说一边拉着陆辞秋往院子里走,经过药室时,就看到有微弱的烛火从窗户里透出来,陆辞秋就问了句:“谁在里面?”

    冬安这时跑上前来,撇撇嘴说:“是李嬷嬷。自打她送小姐回来就进了药室,还说是小姐您吩咐的,让她看好了那地方,谁也不让进,连奴婢也不让进。”

    正说着,李嬷嬷从里头走了出来,脸上堆着假笑跟冬安说:“哟,冬安丫头还不乐意了?你是觉得咱家姑娘只让老奴看管药室,没有让你进去,委屈了?别委屈,药室是重要的地方,二姑娘说过,这里跟她的房间一样要紧。要紧的地方自然需要信得过的人,我是从北地跟着裴夫人陪嫁过来的,在二姑娘跟前,与你们自然不一样。二姑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陆辞秋点点头,“正是这个理。这院儿里就嬷嬷是老人,北地裴家出来的,我最信得过。”

    李嬷嬷很高兴,“屋里老奴都收拾过了,二姑娘要不进去看看吧!缺什么少什么的,老奴明日出门去采办。采办这种事赶早不赶晚,”

    陆辞秋还真听她的,当时就点了头,“好,那我随嬷嬷进去看看。”

    药室很大,但因为没摆什么东西,显得有些空。

    不过她在城外的这两个月,冬安和常嬷嬷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那些空的药瓶子药罐子倒是买了不少,油纸也买了不少。桌椅茶具置办充足,再加上她从街上买回来的那些东西,这药室里头除了没有正经的药,其它的倒也是一应俱全。

    所以就让李嬷嬷买药吧!

    陆辞秋说:“明日我要去一趟江家,江家大夫人上次与我说起想再要一个孩子,毕竟江家现在没有儿孙,家族总是需要有人继承的,总不能靠着一个江小柳。”

    她说到这里还叹了一声,“按说这是江家的事,我不该和你们念叨的,可我就是感同身受,想起了我那弟弟。我母亲膝下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母亲没了,也不知道陆家这份家业将来我那弟弟承不承得着。”

    李嬷嬷这
>>>点击查看《陆辞秋燕千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