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心素若菊 > 心素若菊目录 > 正文 六十五 ...(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心素若菊 正文 六十五 ...(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胸那一剑,确实给李然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尽管她心急如焚、归心似箭,也不得不听从李慕可的建议,留在府中秘密养伤。

    成日耐着性子躺在床上,感觉骨头都快僵硬了,当李然再一次提出自己伤势已大好,想回去风来镇时,李慕可脸色平静、沉吟片刻,道:“姐姐既然心意已决,那小妹也不再强留。但请再宽待些时候,我安排人送您出城。”言罢,刚想举步……

    “小可。”李然出声喊住她,一双沉肃端凝的黑眸认真凝视住回过头来的妹妹,“你该知道,我这次回来,不单单是想求得脱身……”

    “姐姐。”似是不想再听她说下去,李慕可打断李然的话语,回视着她的目中波澜不惊,“整日闷在屋里确实无趣得很,这里和我的书房相连,你若有兴趣,不妨去那边看看。”

    她说完,最后深深看自家长姐一眼,转身离开密室。

    李然静坐了一会儿,叹口气,用力闭上眼睛再睁开,起身经密道进入李慕可的书房。

    小可小时候酷爱读书,天文地理、兵法布阵、经史子集、甚至乡野杂文……李然每次外出,最大的一件事便是给她搜罗各种书籍,及至后来自我放逐,连吃饭住宿的钱都输完了花光了,也会记得给她留一点买书。但妹妹却是个不善于分类整理的人,书堆的到处都是不说,甚至有时还把自己埋在里面……

    但如今李慕可的书房里,尽管书册数量庞大的令人吃惊,却是归类的井井有条,一眼看去,不见丝毫杂乱无章,分门别类,甚是清晰明了。

    “果然是……长大了……”李然轻声感慨,欣慰中带了点莫名失落。

    她没去管那些架子上的书册,而是径直来到小时候姐妹俩藏零食的地方,轻轻打开暗格……

    果然,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旧册子,乃是诸葛瑜当年遗留下来的手稿,里面记载了她戎马一生、守城布阵的心得,虽是匆匆写就,有许多不尽不详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她仅凭一己之力,就阻挡本朝十万铁蹄长达十年之久的杰出才能,实是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连带对这本几乎不为人知的小册子也引起李家的高度重视。两年前,诸葛家被抄家灭族,李舒庆得此小册,如获至宝……但如今,该是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李然伸手拿出册子,发现书中竟还夹了一封信。

    她有些奇怪地抽出信封,一看字迹,双目微凝,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

    “小可。”回到居住的密室,见自己想找的人正安静地候在桌边,李然微蹙了蹙眉,走过去坐下,拿出信件放到桌上,沉声开口道,“解释。”

    李慕然神色淡然地端起茶杯,瞟一眼写着“邹衍启”的信封,不以为意道,“也没什么,只是……有些倦了这姐友妹恭的游戏。”

    李然眉梢微挑,眉宇间的褶皱却是更深,口气愈发低沉:“原、因。”

    “姐姐,当年娘属意你做继承人,说是文武全才、智勇过人……”她姿势悠闲地轻刮茶盏,眼睛注视手中杯盖,“嗬,如此聪明之人,是当真以为我不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还是说,你真不知道你爹为什么会疯到投井自绝?……莫再自欺欺人、粉饰太平!我们这姐妹情深的戏码就演到今日便散场吧……”

    “小可……”李然的眼底深处划过一抹痛心。

    “姐姐,容我最后喊你一声。我肯助你不过顺势而为,也是看在小时候你的诸多照拂,不过也仅此而已,这将军府的一草一木与你再没有半分瓜葛,我以后也再不想看到你!”李慕可拿出一个深蓝色小包裹,扔到李然面前,冷淡道,“路引与银票,都是些你们以前资助过的退伍兵士及其家眷还回来的借款和红利,你对外称病,我只好代你收了,可偌大将军府实在不缺这么点银子……”

    她轻呷一口清茶,忍不住皱了皱眉,移开嘴边,一翻手,整只茶盏落地,发出“啪”一声碎响,瓷片纷飞,水渍四溅,嗟道:“嘁!淡了。凉了。”

    “……如此,小妹这便告辞了!”见李然双拳紧握、骨节泛白,垂眼呆呆看着地上四散的碎片,李慕可一撩长袍,起身举步,待走到门口,又似忽然想起什么,停住脚步道,“啊,欺君乃是诛九族的大罪,李姐该不愿见到恩人全家人头落地吧?还请,一路、珍重!”

    说完,她几步迈出密室,再无一丝留恋,只剩下李然一人孤零零枯坐在一地狼籍的屋子里……

    忽然,僵硬的身体微动了动,李然蓦然抬头,双目眯起,似是想起了什么,飞快地起身收拾东西……

    ——天!快两个月了,三妹那竟是没有收到任何银钱和自己的消息……该死的!也不知他们到底怎么样了?

    ***********

    夜晚,无星无月。

    将军府的花园里,同一座凉亭,同一副石桌凳,却只有一人于黑暗中静静独酌。

    “人走了?”旁边的小径上,走来一位男子,听声音很是温雅悦耳,带着一种宽和与抚慰人心的力量。他的步伐不疾不徐
>>>点击查看《心素若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