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龙的力量—南海扬目录 > 第五卷 印度洋 第四十五章:硝烟近散(五)(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五卷 印度洋 第四十五章:硝烟近散(五)(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装甲部队应避免在严密设防的城镇中作战。”这句出自1942年版《美国陆军野战条令》的名句多年以来一直以血淋淋的事实告戒着所有参与城市攻坚作战的陆军指挥官们,自从人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正式将装甲机械投入战场以来,一个个由钢筋水泥筑就的陷阱就一次又一次的吞噬这些铁甲雄师,从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的短壁残垣。

    而随着大口径火箭筒和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普及,在现代战场上装甲部队在城市地幅内更显得寸步难行。1995年1月,俄军装甲部队的120辆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进行一场预定顺利的平叛,结果遭遇了仅有轻武器的叛军伏击,105辆先进的主战坦克却惨遭摧毁。虽然事后各国军界都将装甲部队在格罗兹尼的溃败归咎于俄军的指挥无能。

    但是其它国家的装甲部队在城市环境中陷入困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曾试图夺占苏伊士运河上的红海港,结果却惨遭埃及驻守部队的驱逐。一系列的残败似乎进一步验证了一个主流观点:城市作战完全是徒步部队的天下,而非装甲部队的舞台。

    此后各国装甲机械化部队历来将人口稠密、地形复杂的城镇地区视为畏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美军装甲兵的作战条令一直明确规定,装甲兵在作战中应避开面积大于一平方千米的城镇地区。但是今夜中国远征军却要终结这一神话。由近100辆各种型号的装甲战车组成的铁甲洪流在步兵分队的掩护之下,从三个方向向布莱尔港展开了最后的向心突击。

    “这是中国人最后的一击了,只要熬过今夜战局就会发生根本的逆转。只要我们摧毁他们的装甲铁拳,增援就一定会赶到。”穿梭在各条战线之上的要塞指挥官—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此刻已经放弃了港区的阵地,虽然印度的步兵仍在那里与登陆的中国海军陆战队苦战着,但是显然来自陆地的装甲洪流此刻才是布莱尔港防御体系最大的威胁。此刻拉维. 萨蒂亚不得不出动最后的预备队—包括指挥机关成员、舰艇水兵以及战场临时组建的民兵与中国陆军放手一搏。

    和所有小型城市一样,布莱尔港的城市布局呈网格状。城市中街巷狭窄,此刻印度守军动用了包括废旧的装甲车辆、家具甚至从已经战毁的战机和军舰上拆卸下来的大型零件设置了重重路障,以阻挡中国远征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前进的步伐。然后再通过街巷接近中国远征军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用手中的定向爆炸装置、反坦克火箭筒甚至是自动步枪发动近距离的攻击。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在进入城区的初期阶段,中国远征军临时组建的装甲突击集群沿袭标准的作战条令以纵队或交错的纵队队形在市区中推进,在接近印度陆军控制的区域则以典型的360度火力扇面封锁敌人的接近通路。然而,来自建筑物顶部的垂直火力和两翼街巷的一次又一次的突袭仍迫使中国陆军不得不迅速改变作战方式,放慢推进速度,改用稳扎稳打的战法。

    血腥的巷战中,中国陆军装甲车辆在主要街道上以“方队”队形保持运动接触,边打边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装甲的防护力。在完全由装甲机械化部队组成的战斗序列中,游弋的战斗巡逻队被编成至少由六辆装甲车辆组成的矩形方队。这些车辆平行推进,形成内线,保护对面车辆的暴露翼侧,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随时为部队提供全三维的360度火力掩护。

    在装甲突击部队后方伴随前进的火力支援排的120毫米双联自行迫击炮不断以炮火摧毁着一个又一个的印度守军火力点,在纷飞的瓦砾和血肉之中,徐虎威中校所驾驶的96式主战坦克艰难的向前挺进着。

    由于车长配备了独立式瞄准系统,车辆在城市中运动时就可以闭窗行驶,提高了安全性。而炮长则利用另一具瞄准镜对周围的街巷进行观察。车长不再需要为炮长承担观察任务,或费劲地通过观察孔了解周围的局势,而能够与车辆和巡逻队形成一个整体,对车辆前方敌人的次要接近通路或对面侧翼车辆附近的建筑物顶部进行监视。

    装甲车队以极慢的速度行驶,以防止漏掉街巷中的任何目标,担任着前锋的坦克不断以自身的装甲吸引着火力,并不断将发现的目标通知后续车辆的炮长。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车长利用各自的独立式热像仪和观察镜对对面的建筑物顶、车辆前方或炮长视野扇面的侧翼进行搜索观察,发现目标后立即转交给炮长处理。96式主战坦克奋力的撞开燃烧着路障。装填着高爆炮弹的坦克主炮一次又一次的怒吼着,将隐藏着印度陆军步兵的建筑整个夷为平地。

    在战斗中装甲车辆尽可能占据“控制点”,即十字路口,以便能够360度旋转火炮和发挥车长独立式热像仪的作用。先头坦克负责对付正面低处的目标,此时它们要暴露侧翼。第二辆坦克在后面隔两个街区跟进,负责消灭正前方和先头坦克上方的目标。车长则通过独立式热像仪监视暴露的侧翼和后方。在平行的街道上,下一个街区将成
>>>点击查看《龙的力量—南海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