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龙的力量—南海扬目录 > 第三卷 安达曼海 第二十六章:支离破碎(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三卷 安达曼海 第二十六章:支离破碎(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最后的2枚“捕鲸叉”式反舰导弹击中“英迪拉.甘地”号的侧舷时,这艘满载排水量为22000吨的直升机航母已经在熊熊大火中,缓慢的倾斜起来。

    虽然舰首的SA-N-9六联装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为这艘战舰击落了超过10枚以上的“捕鲸叉”式反舰导弹。但是显然在新加坡海军的“超饱和”的攻击之下,这艘具备完善自卫火力的航母也难以全身而退。

    在AK-130型双管自动舰炮对空射击的炮火中,俄制的舰用无源干扰设备系统也在全力进行着“软杀伤”。作为应用广泛且廉价的雷达无源干扰物,箔条通过迫击炮式发射器在空中发射大量随机分布的箔条形成箔条云,以迷惑、屏蔽或削弱敌方武器系统。

    但是第一枚“捕鲸叉”式反舰导弹还是穿越航母上空的箔条云正面击中了“英迪拉.甘地”号的侧舷。装有230公斤烈性炸药的战斗部顷刻间在“英迪拉.甘地”号的侧舷上撕开一条可怕的伤口。随着烈焰开始在“英迪拉.甘地”号上蔓延开来,这艘战舰的速度迅速下降到10节以下。而更多的“捕鲸叉”式反舰导弹更是接二连三奔袭而来……。

    在“英迪拉.甘地”号在海面上燃烧着逐渐倾斜的同时,马来半岛的上空一场自开战以来最为惨烈的空战,也如火如荼的展开着。虽然在参战兵力上,中印双方参战战机的总数并未超过2007年12月25日开战当日的规模。但是战机的性能和战机驾驶员的素养却是开战以来最为精锐。

    由“辛格”号航母战斗群上起飞的印度海军航空兵INAS300“白虎”中队的Su-33/UB舰载战斗机是印度军方前期空战的主力。INAS300“白虎”中队一度装备着英制“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

    但随着Su-33/UB舰载战斗机作为印度海军航空母舰装备的舰载主力战机被引进之后,该中队的本土训练将在位于果阿附近的达博利姆航空站进行,这里有一个庞大的陆上训练基地,主要是模拟常规航母起降的环境。基地上有仿照航母甲板建造的模拟跑道,近似于一艘“陆地航母”,供飞行员进行起飞和降落训练。

    由俄罗斯引进的“银针”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由起飞滑跃甲板、“斯维特兰娜”2拦阻系统和“电阻”无线电着舰引导系统组成,可以完全模拟航空母舰的甲板构造。前苏联的Su-27系列战机上舰前的地面试验工作都是通过“银针”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来完成。

    虽然大量采用俄制战机和配套设置,但是通过印美刚刚达成的双边军事合作协议,印度海军航空兵却大量采用美国同行的战术战法,着重练习“外科手术式”打击和进行局部战争等两类作战。

    “外科手术式”打击侧重以有限空中打击,以少量航空兵从空中闪击敌国要害或敏感目标以显示力量,在政治上迫使对方就范,起到警告、震慑和惩罚对手的作用。

    局部战争则需要海军航空兵表现出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印军未来组建的航母舰队将模仿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能够以每昼夜500海里的快速机动能力,进入危机水域,构成对敌方的威慑态势。

    印度海军航空兵还将更多地强调“隐蔽突击”作战,他们认为隐蔽突然的袭击可“从军事上和心理上使对方受到有力打击”。为达成航空兵海上进攻的突然性,印海军航空兵近年来已经加强了各类隐蔽措施的运用,飞行员训练也加大了低空突击、夜间依靠仪表飞行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的攻击战术显然是针对印度西侧的世仇邻国—巴基斯坦的沿海目标群,但开战以来INAS300“白虎”中队一直担任战区救火队的角色,甚至一度挂载各种普通装药的指导炸弹、航空火箭弹等,执行由海向陆的对地支援作战,对深陷重围的印度伞兵提供空中支援。

    Su-33的雷达与苏-27的雷达在对空方面性能类似,在对地作战能力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对杂波干扰较强的地面目标进行探测的能力不足,所以Su-33的雷达系统可以比较好地完成对空和对海作战的仟务,但是对地面目标的探测和攻击能力明显不足。

    尽管在压制中国陆军的防空火力时,机翼下挂载着2枚Kh-29T空地导弹,机腹下挂载下4枚Kh-31反辐射导弹,Su-33舰载战机在缺乏远程防空导弹的春蓬府上空仍然可以来去自如,而中国空军这个阶段似乎也在有意避战。所以一度以来INAS300“白虎”中队依然保持着完整的战力。

    但今天他们将遭遇到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血与火的考验。从泰国中部机场飞来的中国空军J-11A/B型战斗机群,将是INAS300“白虎”中队遭遇的第一个对手。

    由于换装了全新的火控系统,因此Su -33舰载战斗机可以发射俄罗斯新一代射程远达400公里的R-72超远程空对空导弹。R-72导弹采用无弹翼布局,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末制导,引信舱外设有8个光电探测器,用来测定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控制战斗部爆炸破片集中飞向目标。发动机为1台2
>>>点击查看《龙的力量—南海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