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我在东北那些年 > 我在东北那些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3章 好的开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东北那些年 章节目录 第43章 好的开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照顾醉酒的男人消耗的体力着实不少,因为冯斌不常喝醉,杨阳自然也很少有这种体验。冯斌躺在床上不久就睡着了,杨阳坐在床边,看着丈夫那张熟睡的脸,那张脸依然显得稚嫩,她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子,靠近丈夫的脸,在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

    过了两三个小时,冯斌逐渐醒来。他模糊的意识中记得被妻子将他搀扶到宾馆的经过,因此醒来后也不觉得奇怪。只是他感到口干舌燥,拿起桌上的矿泉水打开便豪饮起来,不到一分钟,一瓶水便喝光了。

    “你醒啦。”身后传来杨阳轻柔的声音。

    “啊,醒了,我让你受累了。”冯斌走到床边,用手轻轻撩拨着杨阳的头发。

    “下次不管在外面有什么委屈,也要记得回家啊。”杨阳说。

    冯斌点点头说:“知道啦,穿着衣服睡觉好不自在,我洗个澡,你等我一下。”杨阳也很满意地给予回应。

    冯斌洗去了一身酒气,经过先前的休息,身体已经回复了状态。从浴室里出来,立刻躺到了妻子身边。彼此并无言语,而是心照不宣地开始亲吻和翻滚。在整个过程中,杨阳觉得冯斌就像一头发疯的猛兽,她自己也像被激起了斗志一般,原来他们体内都积攒了这么多无形的压力,这压力如果继续积攒下去,总有一天会让人绝望。当两人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才算是回复了正常。第二天没有应酬,她们此时的心情也格外放松,这个繁重的春节,留给他们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此时,冯斌和杨阳安静地躺在床上。宾馆虽然不是家,但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暂时的私人空间,可以让他们暂时脱离生活的压力。

    “我想,还是用这笔钱在家乡买一套房子吧,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冯斌思考着说。现在家乡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先买一套,即使暂时不住也没关系,买一套房子,我们都会觉得踏实的。我在北京可以继续住地下室,既然我们还得分开一阵子,我一个人住在哪里都是没关系的。”

    “嗯,我们买一套吧,结婚也好几年了,买一套房子也许预示着我们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而且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时候买一套房子也是有必要的。”杨阳露出笑容。

    “你觉得买多大的比较好?”冯斌问。

    “我的想法是房间不用太多,我们一间,女儿一间,然后有一个宽敞的厨房,将来我可以在那里给你做饭,浴室也要宽敞一些,不管是你还是我,回到家之后都能舒舒服服地洗个澡,这样的家一定会很舒适,能够让我们卸去一天的劳累。”杨阳说。

    “我还想要一间书房,里面放满了书,我没有上过大学,所以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学,有一间书房一定会很方便,将来女儿长大了也可以用。”

    “你想得可真长远。”杨阳笑着说,“不过你说得对,考虑到你现在的工作,的确应该有一间书房。”

    冯斌最后决定将买房子的事情全权交给杨阳。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坐在单元门口说的那番话,只不过现在他有了答案,究竟哪里才是他的家呢,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退了房间,冯斌和杨阳赶快回到家。杨阳的母亲并没有丝毫责怪冯斌的意思,只是简单询问了几句。倒是冯斌有些歉疚,跟岳母说以后不会再这样喝酒了。

    短暂的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年复一年,没有太多惊喜,有的只是未来的承诺和沉重的压力。冯斌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内心的迷茫没有消去,他越发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灵魂,没有梦想的人,难道这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他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当晚,冯万海回到别墅,周宁远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便问:“第一天开业,生意怎么样?”

    “比我想象中要好。”冯万海脱掉外套,坐到沙发上,“当晚来了很多客人,虽然大多数都是用的白天给的优惠券,不过也有一些人是完全自己消费,门口的车都已经停满了,后来没办法都停到马路边上了。”

    “那太好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周宁远此刻已经不再扮演冯万海的智囊,她只想支持眼前的男人,渴望他能陪伴在她的身边。

    “东北人喜欢凑热闹,第一天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我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营销方案。服务行业嘛,简单得很,说白了就是把客人捧上天,我自己也曾经是消费者,我太了解这些人的性格了,花钱买面子,他们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所以今天我已经跟李占山达成了共识,平时要多进行服务培训,争取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客人的主动性。”

    “什么意思。”周宁远问。

    “说白了,能让客人坐着,就不让客人站着,能让客人躺着,就别让客人坐着,能把饭菜送到客人嘴里,就别让客人自己拿筷子。”冯万海说着笑了起来,“当然这个就有点夸张了,不过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不仅需要服务人员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还要在营销上体现出来,比如推出贵宾服务,优惠套餐,吃自助餐免门票等等一系列政策,跟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出联票等等。”


>>>点击查看《我在东北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