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章节目录 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早朝的事情看似非常的繁琐,实际上是有具体的秩序和规律的。

    在朱元璋介绍完大孙,早朝便就开始了。

    早朝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便是接见入京和离京的官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

    这些人员,凡是在六品下,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奉天殿中,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就会选择召见或者不召见。

    没被点到名字召见的,由官宦通传后,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可以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二,便是处理边关要务。

    像是草原上,沿海上,包括大明其他边疆地区的军务问题,随着兵部,都督府提出,一一进行商议和处理。

    当然,能够在早朝上讨论的,一般都是普通军务,加急的边关奏报,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到了皇帝手中。

    这两个处理完后,就是常规意义上的上奏换环节了,这基本上和朱英在后世影视上看得差不多。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

    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官员出班之后,需要到御前金銮殿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

    奏事时需要大声朗读奏章。

    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针对这些政务,如果能够立即处理的,皇帝便会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立即处理,皇帝通常会在早朝之后召见相关官员进行商议,除了紧急政务之外,一般不会当廷进行轻易决断。

    而之所以朱英觉得无语,就是在这个环节上。

    朱元璋在这个环节上,有多么的离谱,就是京城里的大小案件,竟然都能在早朝上来说事。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连京师里一些盗匪之事,都在亲自询问审判。

    朱英敏锐的发现,当一件稍微有些离奇的案件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老爷子就会变得极为兴奋起来,然后自行根据现有的线索,推敲,分析,甚至是直接定案。

    “原来你是这样的老爷子。”

    朱英心中腹诽道。

    感情大明往后的皇帝,出现一堆奇葩这个事情,原来并非什么基因突变,而是血脉真正意义上的血脉传承。

    只是在老爷子这里,表现得并非很明显,所以才会不为人知,毕竟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福尔摩斯推理这个概念。

    尤其是在老爷子开国皇帝这个位置上,很多人都认为是陛下对权力的把控,而不是个人的爱好。

    唯有带着前世记忆的朱英,一下子就察觉出来了。

    深思之下,朱英这才发现,看似对权力很看重的老爷子,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

    “或许曾经的太子,就跟我现在情况上差不多吧,老爷子巴不得把所有的奏章全部推过来。”

    须知,皇帝的权力体现,就是在于批阅奏章上。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不管是人事调动,还是案件处理,都是体现皇帝的至高权威。

    朱英还没入宫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丢奏章过来了,哪怕是去河南处理瘟疫的事情,相隔几百里地。

    朱元璋都不觉得麻烦,依旧是每天按时按点送过来。

    在宫里,更加不用多说了。

    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亦或是哪对父子之间,几乎都是很难出现的。

    历代的皇帝,不防着太子就不错了,废太子这样的事情,在各个朝代中,简直不要太多,哪里会像朱元璋这样。

    巴不得早点退休。

    就在朱元璋激情推导案件的时候,他突然察觉到了大孙些许诡异目光。

    “咱大孙不会发现咱的喜好了吧?”

    朱元璋心里叮咚一下,有些怀疑的看向朱英。

    随着朱元璋的沉默,本来有些热闹的朝堂,也就变得安静下来。

    “大孙,对于目前的这个案件,你可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微微沉吟,直接将问题推到了大孙这里。

    这个案件能够放到朝堂上来讨论,自然也是官员们感到非常棘手的。

    京师里一个姓徐的商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氏。

    这让他身边的朋友,对其都非常
>>>点击查看《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