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水车简史 > 水车简史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2章 后记:转世的水车(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水车简史 章节目录 第52章 后记:转世的水车(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冬天的枯水期,居民家的电灯像睡

    眠不足眼里的血丝,暗淡无光。柴油那时还不是廉价的商品,于是小镇东头山坳里的石头房子,仍然传

    来轰鸣的声音。那是油茶下山之后大地久远的心跳。当年学校里可以开展勤工俭学,项目就是让孩子们

    放假到山上捡拾茶籽。一包包茶籽从梅江两岸来到学校的操场,晾晒之后被送往山坳的水车边。那些日

    子里,我和同事轮流到碾房里看守。当时我正在阅读《四书集注》和《唐诗三百首》,我至今记得那些

    那些经典,在水车轰鸣的声音中安静而美好,包括为之触动的铜驼之叹。

    纸上的水车,就像现实的水车一样吸引着我。2005年进城工作之后,我尽管带着纸和笔穿行在城乡

    大地上,水车几乎在我眼里绝迹了。村庄不需要水车,电力制造了新的神明。我倒是每每在书中看到水

    车的身影。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反复捧起小城的史料,研究苏区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小城的红色文化

    跟客家文化水乳交融,而我往往以自己的喜好,指认那些最为生动的细节。比如与水相关的民生,小城

    最生动的故事当然是领袖开挖的红井。但我却固执地喜欢上了另一个水车传说:领袖为乡亲们车水润

    田。一位画家把这个故事搬到了纸上,我久久地欣赏苏区的水车,在生动的丹青中复活岐呀的水车声。

    我惊讶地发现,尽管梅江边一样频繁地遇到干旱,但我并没有看过这种灌溉的水车。它没有巨大的

    圆轮,倒像是一架攀登的梯子。我在外地的农具展馆里倒是频繁看过。这种水车像极了教科书上恐龙的

    骨架。这水车仍然需要自身的人力,只是踩踏水车远比扬起库桶轻松。更让我惊讶的是,苏区时期的水

    车还参加了兵工厂的活。史料上记载,就在我家乡邻近的乡村,大山中隐藏着一座规模巨大的兵工厂。

    为了帮助机械生产,中央还特意从上海派来了工人。就在这座兵工厂里,由于柴油汽油的紧缺甚至根本

    就弄不到,大量的机床陷入瘫痪,直到工人师傅们找到水车帮助。水车,就这就加入了战争的链条,不

    断制造简陋的枪弹,交给为保卫苏维埃而战的人们。仔细研读这段历史,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我在百度

    上寻找着水车的身影,特别是那些兵工厂的水车,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

    历史在传承中无可逆转的嬗变着。那座传说中的兵工厂,还种下了一片油茶林。而这片油茶林,成

    为县里一个产业的起始之地。我曾跟踪过油茶企业的成长,看着它在绿野中刮起巨大的风。规模化的种

    植带来机器的革新,鲜果剥壳和水媒法提取,动词的变换对应着科技的脚步。水车自然在群山之中无法

    立足。有几年时间,我反复走进这座工业园里的企业,亲历它的挫折与成功,在深夜里与那些年轻的创

    业者一起描绘蓝图。我最后一次在新闻中提到它,是一项破乳的技术攻关。按企业的说法,他们终于找

    到了最纯净的山茶油。而在琳琅满目的管网世界里,我隐隐看到古老的水车露出欣慰的笑意。我想把那

    些自主研发的装置,那群精致的设备叫做“钢铁水车",虽然这是人们不可能采用的笨拙命名。

    更让我惊讶的,还是木头水车的转世和复活。记得是2011年,我到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参加一场文

    学的聚会。我在屋围的旁边发现了水车。这当然只是一道景观。记得那天早上散步我反复围着水车走

    动,感叹着人世沧桑。我以为水车将在大地消逝,就像无数正在消逝的农耕文明。我由此知道人类走向

    强盛的时候,像艺术家一样会习惯地纪念过往的时光,留下时代的胎记。但我以为景观的水车只适宜于

    公园。直到十年之后,我在田野边看到它新鲜的面孔,才知道水车正在成为时代的某种隐喻。在吉安万

    安参加采风活动,连绵的油菜花边,我突然看到了一架水车。它成为乡村振兴的符号,并不高大,仿佛

    匹配细小的溪流。人们在宽阔的油菜花中倘祥,而我掏出手机频频拍下这尊亲爱的水车,至今成为我一

    部书稿的封面。而在另一个叫小东的村子,原始的油坊得到保护,溪边的水车已经修复。古老的水车,

    比那些突然涌现的墙绘更加吸引我。它沉静的面孔在青山绿水间无比漂亮。

    但我担心这些人间的造景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缺少实际的意义。当然,乡村大地何尝不需要这些

    景观,就像新建的民居,鲜花成为平常的景致。我隐隐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宇宙中显形。我曾

    在梅江边的一个村子里驻守四年。我深知这种力量的来源和风貌。在驻村的日子里,我经常在散步时登

    上山岭,回望北边的梅江和
>>>点击查看《水车简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