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欧罗巴的清香 > 欧罗巴的清香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8章 挪威人和中国人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欧罗巴的清香 章节目录 第38章 挪威人和中国人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同一开始预料到的,一个中国人在一群挪威人中,一定会别有一番感受,关于国家,关于民族。

    先是感受到来自挪威同学和老师的温暖的关怀,他们很想告诉你全部的细节,告诉你所有的章程和规则,生怕你会不知或遗漏。尤其在布达佩斯国际剧院时,他们会一个一个不放心地告诉我,在这里可以拍照,但是一定不能用闪光。我恍然明白,原来他们一定以为我来自无知的国度,没有见识和文明发展的国度。于是,我呵呵一笑,告诉他们我知道,在上海的大剧场里,我们不仅不能用闪光灯,也不能拍照。趁机,我还告诉他们,上海是一个很开放很现代化的城市,那里有各种美食和华丽的衣衫,那里有摩肩接踵的人群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然而,由于对中国的偏见,对上海和中国的真实一面缺乏了解,我的挪威同学都不置可否笑了笑,不以为然。几个去过中国的老师则明显认同这一点。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挪威同学一直会关切地问我,晚上怎么过的,是否去外面吃了美食等等。于是,我便会自己都认为虚伪地卖弄着关于各个景点的知识,关于各家知名酒店的了解,关于各国美食品尝的经验和心得。我眉飞色舞地告诉他们,我去英雄广场旁边最美的酒店,伴着优美的旋律,进食了匈牙利的鹅肝和甜酒,这是匈牙利最有名的美食之二,法国所有的鹅肝都是从布达佩斯进口的。我还去了一家四面是油画版圏的餐厅品尝了当地有名的Gullash,味道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

    虽然我的挪威同学明显对当地美食孤陋寡闻,尽管我也竭尽所能传播着自己的经验,炫耀自己的学识,然而他们依旧无动于衷,不置可否。每次中午休息一起进餐时,他们都会特意地看看我盘子里装的是什么。直到最后一晚聚餐时,我和他们一样,很娴熟地在希腊餐厅点了我最爱的甜酒和鱼虾大餐,并且优雅淡定地食用,最后假装斯文地剩余了一些时,我看到了他们的眼神。那一刻,有恍然大悟,有认同。

    那一瞬间,我真的忍不住笑了。想起了二十年前来上海时,上海的老师们带着优越感和真诚的关心,居高临下问着我外地“乡下”的情况,很诧异地看着我这个湖南人把一把把辣椒撒进锅里,他们很惊讶地问着,这样的菜能吃吗?你们乡下每天就吃这样的菜?

    我想起了杜博士对挪威人的评价,说他们是礼貌性地客

    气,而骨子里充满着地域轻视。我领悟到真谛了。当年在上海,无论我怎样骄傲地解释,这样的菜是如何的美味下饭,上海人都会隔膜而礼貌地一笑,在心里很难认同。当我向他们解释着外地很多城市都很好,生活很幸福,但终究无法改变他们对外地先入为主的印象和偏见,认为外地都是乡下。直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到来,外地精英从世界各地荟萃到上海,上海人才终于领悟到外地的价值和存在。而后来,湖南、四川人喜欢的剁辣椒已经浓墨重彩端上了上海人的餐桌。
>>>点击查看《欧罗巴的清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