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隐相 > 明末隐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03章 筹建火器作坊(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隐相 章节目录 第303章 筹建火器作坊(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延安府城的解围,俨然变成了延安府上下的一个节日。

    流贼的退去,重现让延安府内满城百姓焕发出了活力,今年是大灾之年,也是百业凋敝之年,在没

    了流贼围城的恐慌之后,满城的百姓首先是要考虑的,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们,应该怎么撑过今年去。

    官府在几乎全场断粮的时候,开始定期施粥,但是,这施粥的数量,也仅仅是覆盖了极少的一部分

    人而已,而随着城里粮铺的重新开张,官府施粥的次数,不仅仅变得稀少了起来,而施粥的对象,也仅

    仅是限于外来的那些流民或者来投亲的人了。

    这对于原本延安府的数万百姓,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这意味着,他们得赚到能从粮铺里买到粮食的银钱,要不然,以自家的那点积蓄,随着不断增加的

    粮价,真没人保证自己的家庭能支撑多久。

    前些日子流贼还没来的时候,官府征召了不少流民去干活,虽然那些活儿都是些挖沟熬盐修城墙的

    苦活累活,几乎没有工钱,但是,官府是管饭的。

    那就意味着,劳力也可以换饭吃。

    只不过,延安府本地百姓各行各业的都有,这种活儿断然是不会去干的,响应官府的号召百姓们出

    青壮协助守城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去和流民们做一样的事情。

    流贼退了!

    大批原来涌进城里的流民,又慢慢的被安置到了城外去,官府在城外修了东西两座大营,甚至还有

    一支官兵的千户所,这两座大营里,随随便便都可以容纳几千人,而修建这些大营,官府依然是老办

    法,他们招募工匠和青壮,用发放口粮代替工钱,几乎没过几天,这大营就竖起来了。

    这个时候,城里的那些百姓,又开始不平衡起来了,他们觉得是那些外来的流民抢了他们的口儿,

    这城外的流民得多少人,官府每天要发放多少粮食出去,如果没有外来的这些流民,这些粮食,原本是

    可以留在延安府,留在他们这些本地人的饭碗里的。

    眼下粮食是城里的硬通货,各行各业本来就凋敝得很,如果用粮食支付工钱,那是大受欢迎的事

    情。

    这些本地百姓,甚至掸掇了不少本地的乡绅去知府衙门里找知府大人去说情,虽然不敢说将这些流

    民全部赶走,但是,至少官府在用工和发放粮食的这些方面,应该是先照顾本地百姓一些的吧!

    宋衮连续接待几波这样来说情的乡绅,头都有些大了,这个事情,他这个延安府的知府说了不算,

    得南海卫的那一位老大说了才算数,现在每天看起来是官府发放出去的粮食,实际上这粮食是怎么来,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那可都是城外的盐场里,那些流民们日夜熬出来的青盐换回来的,延安府和盐运衙门仅仅只是担了

    一个名头,就能从其中落下不同比例的好处,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对这些乡绅们解释。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就连城里那几家看起来似乎源源不断有粮食运来的粮铺,人家卖的也是南海卫

    江晚的面子,以现在山西粮食的行情,已经延安府内粮食的发售价格,哪怕不算路上的运输开销,宋衮

    算了一下,这些粮商几乎都是没有钱赚的,甚至还是亏钱的,他都不敢去问这几家粮商和江晚之间到底

    达成了一个什么交易,生怕自己惹麻烦上身。

    要是江晚知道自己有心插手他们的交易的话,真要是不管延安府的死活,拔腿一走,他延安府可就

    真的抓瞎了。

    “周兄,你现在看到了,我这个知府做得可是焦头烂额了吧!”

    在他的府衙里,现在多了几个中年文士,主要负责的就是府衙和南海卫之间的钱粮之事,为首的就

    是宋衮口中的周兄周觉了。

    “宋大人是能者多劳!"周觉笑了起来:“如今满城百姓都是视宋大人为再生父母,若是做官能做

    到这个份上,学生觉得咱们大明天下的官员,可谓屈指可数!"

    “我倒是宁愿不当这个再生父母!"宋衮叹了口气:“这事情只怕还得着落到周兄的身上,看看周

    兄能不能给江指挥禀报一声,城外用工的时候,多考虑一下我城里的百姓!”

    他摇摇头:“城里的百姓也苦啊,就我知道的,已经不少人家,都是没有隔夜的口粮,能拿出来变

    卖的东西基本上都变卖了,卖儿卖女的也不奇怪,牙行里去年一个丫头还得三两银子,还是调教好了,

    会伺候人的,今年的行情,一两银子一个,还抢着签卖身契!”

    “其实,这个事情,我们指挥使大人也早就有想法的!"周觉点了点头:“流民终究是流民,这来

    历出身什么的,很容易隐瞒,若是延安府本地
>>>点击查看《明末隐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