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隐相 > 明末隐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1章 代弟从军(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隐相 章节目录 第211章 代弟从军(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研制火铳,改进火铳,这是科学研究,而科研最需要的是两种东西,第一是人,第二是钱。

    赵原是人才,这个无可置疑,但是,这钱就未必有多少了。

    火器研究,可不是抱着一堆死铁天天的大眼瞪小眼,无论是打造器具,火药配比,火铳试射,这些

    可都是要花费大量的银子的,而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精铁,还是精铜,甚至是消耗掉的火药,打造器具

    的燃料等等,这些都是要花费大量的银钱的。

    工部或许有资金资助赵原去做这些事情,不过,工部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虞衡清吏司,即使有银两拨

    给赵原,那肯定是要见到效果有回报的那种,从定国公府还定期给赵原一些捐助就看得出来,赵原在这

    方面上可未必有多少宽裕,至少,他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精研火器的话,一定不会很宽裕的。

    江晚可是清楚的记得,刚刚见到徐采宁的第一面,赵原还以为是徐采宁为了上月他花费的银子多了

    一些的事情而来呢!

    一千支定制的改进鲁密铳,哪怕是按照二十两银子一支算,那也两万两银子,如果赵原能够在压缩

    成本上多花点心思,至少一半是有的赚的。

    更关键的是,江晚说了“火药弹丸另算!”

    这意味着,只要这一千支火铳卖出去,以后就是哪怕江晚不再买这定制的火铳,这一千支火铳消耗

    的火药和弹丸,也是一笔源源不断的进项,这些进项,除了交给衙门足够的部分,剩下的,怎么算起

    来,也足够他做很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江晚的提议,在赵原的仔细考虑后,被缓缓的接受了。

    在约定一个月之内做出不下十支的样枪后,江晚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里。

    他心情很是愉快,连带看着徐采宁的眼神都友好了许多,如果不是徐采宁的引见,他是觉得不知道

    在京城里还隐藏着赵原这样一尊大神的,而近日之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则是意味着,他的南海卫,

    很可能就是大明历史上第一支燧发火枪队伍。

    如果欧文他们的没有刻意隐瞒的话,实际上,从佛郎机人的火铳上,也看得出来,即使是在如今的

    欧洲强国,哪怕是早就有了火枪兵加长矛手以及长戟手的配合的团队作战技术,甚至后世被军迷们津津

    乐道的西班牙大方阵已经他们的改进版本,依然是欧洲强国大规模作战的主流。

    但是,他们主要火枪还是火绳枪,燧发火枪还是稀有的高档货,而南海卫如果燧发枪能成军,那绝

    对是世界上装备最先进火枪的部队了。

    “你好像很笃定,你要的这种火器,赵原他能做得出来!"

    徐采宁感受到他的情绪,不知道为什么也心情突然变得愉悦了不少:“不过,一千支这样的火铳,

    你是当真的么,工部这边不收到这笔银子,就算样枪做出来了,武器局也不会开工的!”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

    江晚笑了笑,南海卫有着宫内拨给的一万两银子打底,就算有缺口,也不会缺到哪里去,再说了,

    如今的南海卫,至于缺银子吗?若是他拉下脸来,在西城这一块,至少油水就丰足得很,甚至连锦衣卫

    不会和他争利。

    以高进的那个千户,招揽进来的那些百户总旗,基本上,就算是将西城的地下世界的王者们,一网

    打尽了。

    谁敢和南海卫在西城争利!

    当然,在江晚的心里,这种来钱的法子实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如果不是无计可施,他是决计不会

    用到这样的法子的。

    “我现在觉得,你是真打算做点事情的了!"徐采宁看着似乎胸有成竹的江晚:“还有最后一个问

    题,问完了我就没问题了!"

    “你说!"

    “南海卫驻守皇家林苑,是亲军卫!“徐采宁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试图在军中装备这些火器,是

    陛下恩准的吗?”

    “你觉得我有这么大的胆子和手笔,可以自己做这样的事情!“江晚见到对方慎重的样子,笑着摇

    摇头:“当然是陛下恩准的,这个你毋庸置疑!”

    “那陛下是要建立一支新军!!“徐采宁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我徐家想要参与此事!”

    “你说的徐家,是你的意思,还是国公的意思?"江晚一楞,但是见到她有些兴奋的眼神,微微有

    些疑惑。

    若是定国公的意思,他肯定是第一时间要拒绝的,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南海卫,自然不是为了让人家

    进来找桃子的,但是,若是仅仅只是徐采宁自己的意思,这个嘛,倒是可以商榷……

    “赵主事这两年来,一直受到我定国公府的资助,严格来说,这资助的银两甚至只是
>>>点击查看《明末隐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