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宋土 > 宋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章 华夏第一‘黑锅’(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宋土 章节目录 第1章 华夏第一‘黑锅’(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成大宋皇子了!?”

    “华夏历朝最有钱的朝代!?”

    开局即巅峰的身份,让赵桓毫无障碍的接受了穿越的事实。

    难怪苦了三十年,一分钱都没捡到过。

    合着是集三十年之大运,累积在这一发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终极版!?”

    兴奋到语无伦次的赵桓,一边盘算着纸醉金迷的未来,一边整理着脑海里的记忆。

    奈何,逍遥快活的计划还没来得及落实,当前的时间,就给了赵桓当头一棒!

    宣和七年五月!?

    也就是说距离金兵南下只剩下半年!?

    明年自己就会继承皇位,成为大宋第九位皇帝。

    后年就和自己的便宜老爹被金兵俘虏为奴,成为靖康之耻!!!

    就在赵桓郁闷的想死之际,一阵高亢的公鸭嗓响起。

    “皇上驾到!”

    尽管心有万般不满,赵桓却也不敢怠慢。

    毕竟,宋徽宗赵佶不仅是好大喜功的风流才子,也是心狠手辣的无情帝王!

    “儿臣见过爹爹……”赵桓回忆着电视里的情节,作揖行礼。

    赵佶大手一挥:“桓儿不必拘礼。朕闻前日你溺水昏迷,今日特来探望。”

    昏迷了七天,您这会儿来看我?送我上山吗?

    我谢谢你全家!

    赵桓心里腹诽着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帝王,嘴上却说着感谢的话:“爹爹国事操劳,疲乏之至!”

    “儿臣小恙,怎敢劳爹爹亲探!”

    这一波捧,赵佶无疑是满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桓儿抱恙,朕若不来,岂不凉了骨肉亲情?”

    自母后王氏去世至今十七年,赵桓便再也没见过赵佶。

    若非国难当头,您老都忘了有我这儿子吧?

    现在要找人背黑锅了,您才跟我谈骨肉亲情?

    这神操作,岂是‘讽刺’二字能概括?

    “爹爹隆恩,儿臣铭感五内!”

    赵桓演绎着感激涕零的同时,也为自己盘算好了一条后路:“爹爹,儿臣有一事奏请。”

    赵佶握着赵桓作揖的手:“果真是父子同心,朕今日,也为桓儿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既有所请,那由桓儿先说?”

    赵桓自然不会傻到抢皇帝的先机:“国以君为主,家以父为大,自然是请爹爹先说!”

    “朕已决定,册立桓儿为东宫太子!”

    赵桓惊的差点下巴都掉在了地上:“太……太子!?”

    “对,桓儿是不是高兴坏了?”

    高兴你妹啊?

    我一巴掌给你呼墙上,抠都抠不下来,你可信?

    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是晴天霹雳好吧?

    赵桓原本打算,让赵佶批准自己前往临安驻藩。

    反正金兵南下就是几个月后的事情,只要自己躲过了这几个月。

    金兵若不南下,自己在临安做逍遥王爷。

    金兵若然南下,北宋的残余力量涌聚临安,自己则名正言顺的建立南宋!

    无疑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两全之策!

    却被赵佶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给打乱了节奏。

    震惊之余,赵桓也不忘挣扎:“多谢爹爹厚爱,不过儿臣才疏学浅,只怕难当重任!”

    赵佶微眯着眼睛,拍着赵桓的肩膀:“别怕,有朕在!”

    到底是皇帝,这一语双关玩儿的滴水不漏!

    明面上是关心赵桓,不用怕,我会帮你!

    暗里却是在警示赵桓,朕才是皇帝!

    赵桓也是机智,硬推不掉,立马调转方向:“眼下北方战事吃紧,国库空虚。”

    “儿臣以为立储一事,可容后再议,当务之急,应解决朝廷入不敷出的现状!”

    被戳中痛处的赵佶,貌似云淡风轻的问了一句:“如何解决?”

    “民谚有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两地景美民富,儿臣请往监税、清贪,以解燃眉之急!”

    赵佶眼神流露出些许诧异,赵桓今日怎么有些不一样?

    赵佶余光一瞥,侯在旁边的老太监,当即笑附:“定王胸怀家国,叫人钦佩!”

    “不过,监税事大,立储也非小事,还请定王为国分忧!”

    赵佶倒是喜笑颜开:“媪相此言在理!”

    媪相?赵桓连忙看向已经古稀之年,满脸慈蔼的老太监,心里惊叹,这就是宋朝六贼之一的童贯?!

    不愧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奸阉之一,开口便是捧杀。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货的恶毒嘴脸,恐怕被他卖了,还要帮他数钱。

    赵桓哪敢迟疑,连忙把球踢回去:“并非儿臣推诿,爹爹正值壮年,雄才伟略。”

    “武有剿灭方腊农民起义之功,文有自创瘦金字体之绩!”

>>>点击查看《宋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