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盛贤商 > 大盛贤商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37章 朕只是来听审的(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盛贤商 章节目录 第537章 朕只是来听审的(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吴庆良,曾阿牛告你以下犯上,你认不认罪啊?”

    袁康照例询问,吴庆良的气势也明显低了许多,没有了前两日的高傲。

    “回大人,下官不认,下官并不知晓曾阿牛的身份,朝廷也无公文,所以不能算是以下犯上。”

    原本这会儿该轮到袁康这位主审说话了,他正寻思要不要问问皇上的意见时,一旁的杨轩却开口

    了。

    “这人犯倒是会推脱,一句不知道就想脱罪?难道平民百姓就可以随意抓捕?光凭这句话,就可以

    定他个渎职之罪。”

    杨轩一上来就给吴庆良定了罪,这让三位审案主官一时间不知所措。

    按理来说,杨轩顶多算是旁听,不可干扰审案,但是以他的身份,再加上他可是坐在皇上身边,他

    们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皇上却轻声斥责了一句:“多嘴。”

    “是是是,臣下多嘴了。”

    三位审案主官面面相舰,正常情况下,这家伙至少也要被赶出大堂才是,可皇上就轻描淡写一句多

    嘴就完事了?

    不过算了,人家是开北伯杨轩,皇上都没意见,咱们三个还是假装没听见吧。

    但是话说回来,他们怎能真当没听见,杨轩的话皇上都没说不对,岂不是说皇上也认同他的说法。

    尤其是袁康,他表面上是中立派,但实际上却是保皇派,毕竟这一任皇上权力交接的时候,可是血

    雨腥风一般,能安然活到现在并且依然深受皇上重用,就足以说明他的立场了。

    当然,他这个保皇派是忠于皇上的,并没有像其他保皇派一样,站太子党一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袁康认为杨轩所言,皇上也默认了。

    于是这审案的思路不就来了嘛。

    “吴庆良,方才开北伯所言也有道理,对方已经表明身份,就算你不知道他的官职,也需知晓阿日

    陶勒乃是朝廷在关外的重镇,曾阿牛既然是阿日陶勒的安保人员,那便是我大盛朝的勇士,你如此对

    待,岂非令无数为大盛朝效命之将士心寒,将士在外保家卫国,却连自己的家属都遭受如此不公待遇,

    吴庆良,你可知罪?"

    这一下就把整个案子的性质给拔高了,原本只是民间纠纷,顶了天也就是处事不公,可现在就不一

    样了,事关大盛朝百万将士的军心啊。

    杨轩眼前一亮,朝袁康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这家伙不愧是督查院左都御史,扣帽子的手法一流

    啊。

    吴庆良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气势骤然下跌:“下官冤枉啊,曾阿牛虽然说过他是阿日陶勒的安保

    人员,可是无凭无据,下官如何采信?"

    曾阿牛道:“怎么是无凭无据,我当时出具了身份牙牌,你当时语带不屑,分明就是没有将我等阿

    日陶勒的人当回事。”

    而吴庆良还没有开口辩解,一旁再度传来杨轩的声音。

    只见杨轩忽然起身,朝着皇上拱手作揖,行了一个大礼,语带哭腔地说道:“皇上,臣于关外险地

    筑阿日陶勒,与瓦剌和富察部相邻,随时都有可能遭受他国大军来袭,而阿日陶勒不设驻军,整个阿日

    陶勒数万百姓的安全,以及大盛朝的颜面,可都是靠着这些安保人员来维持,如今我们的安保人员却得

    不到朝廷的认可,臣替阿日陶勒所有安保人员不值,臣恳求,圣上将此犯官严惩,并传告天下,确定我

    阿日陶勒安保人员的之地位,如此阿日陶勒的安保人员,方能一心为朝廷效命,为百姓出力啊。”

    这一番言语,听得三位主官一愣一楞的,这杨轩跟刚才袁康扣的是同一顶帽子,但是这扣帽子的手

    法可就高明多了呀。

    袁康心说,这开北伯果然名不虚传。

    宋恒心中已经在拱手说佩服了。

    只有那詹于修脸色微变,前两天都没事,今天这杨轩一来,场面一下就控制不住了呀,这哪里是审

    案,这分明就是要把吴庆良往死里整啊。

    不对,这可不光是整吴庆良,而是要立威,为阿日陶勒立威,树立阿日陶勒在朝廷中的地位。

    皇上怕什么,怕的就是军心不稳啊,去年瓦剌还进犯边疆,连嘉峪关都给破了,如今杨轩不但把嘉

    峪关给夺回来了,甚至还打出了关外,现在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在对付瓦剌。

    这要是阿日陶勒的军心不稳,那这才有的开疆拓土之功,岂不是又要在皇上手里变成丧失国土了?

    真要是发生那样的事,估摸应天府少不得要人头滚滚。

    难不成今日楚党和晋党又要败于这杨轩之手?

    这些年来,楚党和晋党可没少在杨轩手里吃亏。

    此次两党联手,若是又败,浙晋两党岂不是要在朝堂之中抬
>>>点击查看《大盛贤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