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同人小说 > 一个作家的日子 > 一个作家的日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章 、写小说有三不(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个作家的日子 章节目录 第9章 、写小说有三不(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近几月谢春风很忙,每天必须有四千字的网络小说,还要腾出时间写小短文,给稿费的。还要给出版商写小说提纲,汇报是否接着写,如果符合就签约出书了。其实谢春风最反对写提纲的,写小说谢春风有三不:不写提纲,不打草稿,不介绍人物情节。想到哪里写出哪里,随心所欲,当然心里也有一条线索,这就是一条绳子始终保持写作心态。谢春风跟有些人不一样,有人是不写说得好,写得差,而谢春风是不说只写,因此写出来的并不比说得差。可是现在出版社或出版人都要这种提纲,不写也得写,不想办也得办。可能跟电视剧一样,给谁剧本先要交提纲,有的一千字,有的一万字,有的三万字,真的很烦人。如果烦人有收获也可以,怕就怕劳民伤财,什么好处也没有,还费心费力的。更有甚者还有市场预测,卖点,偷创意……真是可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间谍一样,互相防着。有人总是打电话询问创作,询问有无获奖消息,有的一连几天都询问,弄得谢春风应接不暇。现在的写作和以前不同了,以前铺开稿纸用笔写,一笔一划的,错了换一张纸。用笔写,谁的字写得好谁受表扬,现在用电脑,打开文件,如同铺开稿纸一样,也是一个字一个字敲。敲多了,稿子也多了,接受约稿也容易了。错了挤一下,只需用鼠标点几下什么错也没有了。征稿多了,约稿多了,签约也多了,时间却紧紧的,应酬的时间也没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历史了,他们言之有物,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认识,这是值得一提的。谢春风对历史的研究就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当谢春风写抗战题材时,首先要了解历史背景,了解民族记忆,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素有以谢春风为主、兼收并蓄的精神格局,写散文是最能代表这样格局的。在谢春风看来,写历史就是举一火炬,给前行的人照亮,对作家而言,这就是爱国主义。我们写作是要给读者希望,什么希望是最好的,爱国是最大的希望。谢春风写作,爱国主义是主题,没有爱国主义谢春风不写,哪怕给谢春风很多钱。爱国不是口号,而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读后会产生强烈爱国情绪,如果没有这样的爱国情绪,宁愿去死。死是一种力量,为爱国去死更是力量,这样的精神力量是无人可及。现在的文学作品应当表达的就是爱国主义,没有爱国没有意义。

    谢春风现在不能写激情缭绕的文字,谢春风怕头皮痒痒,谢春风怕血压升高,更怕写了白写。谢春风的人生与小说差不多,每天走在家乡的路上,看见数不清的熟人,他们是谁谢春风知道,每天干什么谢春风也知道,可是就是没有交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很多人能叫出谢春风的小名,自从出生以来,谢春风的名字与他们联系在一起。打架,骂人,谢春风全在行,没有谢春风不能参加的。谢春风居住的城镇不是很大,过去是县,现在是县级市,每年的产值不超出十个亿,只有改革开放后,产值增大,超出百亿了。即使这样也没明星赚得多,为此谢春风很不安,一座城市产值没有一个明星赚得多,实在是有些羞愧。县级市也有几十万人口,怎么连一个明星的钱也没超出呢?难道有很多人愿意当明星,赚钱容易,出名容易,只是做人不容易。当明星的没有好名声,更是让人看不起,戏谁不能演,只要有拍摄就是了。有的人为了名声,宁可在外打工也不当明星,出力可以,当明星不可以。走在路上,看见的全是树木,不远一棵,只是没有大树,只有新栽的小树。夏季看树,一片一片的绿色,风一吹摇晃着,只不过都是小树摇动时尚未站稳。风把地吹得干净,飘荡的叶片缓慢落下,这不是秋天,尚未成熟的叶片很不情愿掉下。城市没有几棵树木,如果不算新栽的树,一座城市除了水泥板,几乎看不见任何绿色。这跟乡下不同,在乡下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绿色,一片一片的山,一片一片的水,都有绿色,连庄稼地都是一片绿色。大自然就是这样关怀乡下,随时随地把绿色送给乡下,哪怕一片草也不愿意进城市,因为在乡下能人听过原汁原味的绿色,在城市根本找不到绿色。在乡下站在哪里都是绿色,在城市站在哪里都有水泥板,楼台堂所四处可见,根本没有绿色的存在。在谢春风有限的印象里,乡下人是诚实的,城市人是虚伪的,从他们的目光中就能看到哪个诚实,哪个虚伪。常常与乡下人接触,听见他们满脸是离开乡下的盼望,可惜他们努力一辈子也离不开乡下,不得不为乡下努力一辈子。经常听见有人求助,希望离开乡下,有时谢春风会听见一些掺杂个人情绪的话,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离开乡下。谢春风不明白,离开乡下这样重要吗?倾家荡产是什么样?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离开乡下,他们不想离开乡下吗?他们默默无闻生活在乡下,默默无闻付出一切,包括生命。谢春风并不支持他们离开乡下,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成富裕村,这是最大的成功。

    生命中写小说是进步,现实中有时也会有与小说相同的细节,早晨出门,看见门前有一个女人站在门中央,她是第三次站在这里了。看着她,谢春风没说话,在这里生活多年不愿与人交际,因为彼此不了解,又是陌生人,干脆不理睬。可是这样的女人很多,稍微注
>>>点击查看《一个作家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