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同人小说 > 百年沧桑华兴村 > 百年沧桑华兴村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章 水渠的故事(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百年沧桑华兴村 章节目录 第5章 水渠的故事(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五章水渠的故事

    “1937年,日本鬼子占领了这座城。城里的许多老百姓为了保命纷纷往乡下跑。有的跑着跑着把家人跑散了,有的跑着跑着累倒在大马路上,直接被丢进了死人沟。”

    “啥?死人沟?”我盯着眼前的这条水渠,想象着当年逃难的场面。逃难的人成群结对从城门蜂涌出来,朝着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方向跑路。有的跑着跑着,把孩子弄丢了,做父母的在人群中声嘶力竭地呼喊,孩子被人流冲散,懵懵懂懂地跟着长得像自己父母的大人后面跑,跑着跑着就累倒在地,被后面赶上来的难民当死人扔进了旁边的水沟。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实在跑不动了,拄着拐杖蜷缩在路边的黄土堆里等死。也有的走着走着,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这些在逃难中被打死、踩死、病死、饿死的人最后就像一截截或长或短的木柴一样被堆到了一起,越堆越多,开始还能埋进一个大坑里入土为安。到后来干脆就地处理,直接往马路两边的水沟一丢了事……我的眼前闪现出白花花的尸骨来,那些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老人和眼神被恐惧填满的孩子的尸体仿佛就被丢弃在这条水渠里,胃情不自禁地开始痉挛起来。

    “对,听我姥姥讲,当时被扔进了死人沟的人还不少。”

    史剑再次提起他的姥姥,我记得上次提起他姥姥时,是在两人点菜吃饭的时候,那时他直夸他姥姥做的红烧猪蹄味道好极了。现在又在我犯恶心的时候提到了他姥姥来,我的胃翻江倒海般的难受,哇的一声把早上吃的豆浆和发糕全给吐了出来。史剑看到我脸色苍白,呕吐不已的样子,赶紧关切地问是不是需要送我去医院。我指了指水渠,又指了指自己的胃,摆摆手表示这只是条件反射,我的身体没啥毛病。史剑一拍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指着眼前的这条水渠了。

    “你不会以为这条就是死人沟吧?”

    我难过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真把它当成死人沟了,又联想起他姥姥的红烧猪蹄来,所以才反胃。史剑从自己的跨包里递给我一瓶矿泉水,示意我漱漱口,润润嗓子。接着,又开始说起这条渠故事来。

    鬼子进城后,城里的百姓都往外逃难。当时的华兴村离城有五十里地的样子,加上村四周种了密密麻麻的桑树、甘蔗和玉带河保护着,一般人很少知道有这个村庄。所以即使日本鬼子占了城,华兴村的村民也没有离开村庄逃难的计划。但是村里人不出去,不代表外面的人不进来。慢慢的,一些从城里逃出来的人发现了这个地方,拖家带口地来这里避难。一向大隐于野的华兴村这下因为有新鲜的血液输入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对于流动人口入村这个问题,村子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留,认为都是手足同胞,国难当头该团结一心;一派主张走,认为源源不断的外乡人进村势必会引起日本鬼子的注意,那个时候不仅保护不了这些逃难的人,华兴村也将因此遭殃。最终主张走的一派占了上风,那些已经被华兴村收留的难民含着眼泪在月黑风高之夜再次踏上了新的逃难之路。外乡人虽然离开了华兴村,但华兴村已经不再是原先那个与世隔绝的华兴村,日本鬼子随时都会进村扫荡。为此,村里几位有点威望的老人连夜召集村里的男丁开会,研究了工事防御计划。防御的第一步是组织全村有劳动力的壮汉在离村两百米的地方挖一条有一人多深一米多宽的渠,从玉带河引水进来,沿着村子四周绕一圈,渠的两边围上厚厚的铁丝网。防御的第二步是在近水渠约十米的地方埋下隐形地雷。这第三步是每家每户抽出一名男丁编入村自卫队,自卫队人手一杆枪,24小时不间断地在村四周巡逻。

    “这华兴村很富么?家家户户还有枪?”还没听完史剑说第四步,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打断了他的话茬。

    “那是……”史剑语气相当肯定,肯定中还带点傲骄。史剑说当年这个村是一片杂草荒芜的滩涂,一帮操着外地口音的广东人带着家眷来这个城市投资兴业,以入股集资的形式共同盘下了这块土地。

    “都是广东人?”

    “那倒不全是。有一些是从福建闽南过来的,也有一些从香港过来的。早年都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在海外做过苦工,后来慢慢发达了做起了生意,有了积蓄后抱着实业报国之志来了这里。”史剑说到“这里”时加重了语气,指了指前面那一大片废墟,他再次提到了丝纺厂这三个字。我的脑瓜子一下子转了过来,原来这个村庄周围种那么多的桑树是给蚕宝宝吐丝用的啊!这个瓜好大!这绝对是社长要的猛料。我暗暗为无意中挖到的这条爆炸性新闻叫好!

    “喏,你看。”史剑从地上捡起一小块石子,蹲下身子,在一块半干的泥巴地上画了一个圆,在圆里又用力地划出了一个井字,用手指指着井字的几个交汇点。

    “这左上方的这个点是华兴村丝纺厂最大的投资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李姓华侨居住的小别墅,那别墅还带前后花园。这右上方的这家从墨西哥回来,姓陈,他家也住小别墅,也有花园。这左下方的这家是从古巴回来的,姓林,不是别墅,是个带大阳台的平房。这右下方
>>>点击查看《百年沧桑华兴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