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战朱门 > 战朱门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大事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战朱门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大事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吴氏这些天也算想明白了。

    自从那两个孽种回府后,她在国公爷心中本来及及可危的位置,更是荡然无存,连个基本的脸面都不给她留了。

    这些天国公爷都没来看过她一眼。哪怕儿子去拉去拽都没能把他喊来。

    果然她娘说的对,别人有不如自己有,男人靠不住,她以后能靠的只有儿子。

    只有儿子当上国公爷,她才能当上太夫人,才有诰命封号。而女儿傍着儿子,才能在东宫有一席之地。

    瑶儿不靠她亲兄弟,难道靠个隔一层肚皮的吗?

    吴氏终是下定了决心。

    另一边的霍家,听说国公爷要来,也在做着各种准备。

    顾不上补觉的霍大,紧张得不行,抻着新衣裳来回看了又看,生怕不得体,让国公爷怪罪了。

    天爷,他们家连见个县城衙门里的差役都要点头哈腰的,现在要跟国公爷同桌吃饭了吗?

    “念儿啊,你父亲真的说要来?”

    霍念朝他微笑着点头:“是啊,爷爷,父亲说未曾见过你,想来补回礼数。”

    哎呀,国公爷要来见他,还说要补礼数!祖坟真的冒了好大的烟了。

    想着国公府送的那几盘东西,再加上后来国公爷送来的,惜儿和念儿送的,家里一下子阔绰不少,可以在乡间买不少地了。几个孙子女的婚嫁都有厚厚一笔聘银和嫁妆了。

    霍大心里很是高兴。

    这一切都是两个孩子带来的。扭头看了挨他坐的霍念一眼。

    心疼得很:“哎哟,这怎么就摔了,这腿还得养几天啊?这伤筋动骨的……听说吃什么补什么,爷爷回去给你找找有没有各种骨头给你买些来,多吃些骨髓补一补。”

    “爷爷,莫要操劳了,府里都有请太医诊治,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好好。这就好。”

    眼神盯着霍念,过去他就觉得这个孙子与众不同,觉得二淮能养出这样的孩子,将来家族改换门庭有望。没想到竟不是自家的孩子。

    不过孩子感恩念情,安安将来有这两个兄姐扶持,二淮家也会起来的。

    霍大心中胀得满满的,看着霍念和霍惜,满心满眼的激动。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霍大秦和霍三河看着这两个侄子侄女,如今也不是他们的侄子侄女了。过去他们觉得这两孩子不是池中物,这果然一朝冲天了。

    “惜儿啊,你看你也不只安安一个兄弟……”

    霍大秦刚开口,被霍大喝住了:“要是昨晚没睡够就补觉去,在这里说什么混话!”

    他如何听不出大儿子话里的意思。

    可他们搭得着吗?两个孩子能记得二淮的恩情已是足够,莫让家里这些不识趣的搅了好事,到时连累二淮一家,情份用一次少一次。

    霍惜看了霍大一眼。

    这个爷爷,压着家里其他人不让来京城,不然今天见到的,也不会就霍大秦和霍三河两人。

    觉得他还算明事理。笑着说道:“如果家中有小辈是得用的,可以来找我爹,到时我会安排。”

    霍二淮三个兄弟都有儿子,三房两个儿子,霍玄在广丰水里也当了管事,常跟船四处走,已练历得不错,能独挡一面了。霍苍在作坊的学堂里,不久也可以安排做活了。

    四房的儿子比安安只大两岁,而大房两个儿子一个已成亲,一个还在家。

    霍大秦有些失望,而霍三河两个儿子得霍惜照顾,心里感恩,并不多话。

    霍大一听忙说道:“如今家里已经好过不少,有你爹帮衬着,大房也有自己的生意,三房也有自己的船,四房清儿还小,也不到可以做事的年纪。”

    霍四畔不满,“爹,你看安安都在内城的书院读上书了,要不把我家清儿也送进京城来吧,就住在二哥家,也跟着安安一起去书院。爹,你不是盼着家里出个读书人吗?”

    安安听到四叔说到他,挺了挺身子。又听不是说他的事,又软了身子,都着嘴靠在霍惜怀里。

    霍惜好笑地在他脸上捏了捏。

    霍大听到四儿子的话,心里一动。看了安安一眼。他当然知道京城的书院跟家里的书塾不能比。

    霍二淮见了,张了张口,被杨氏暗中拧了一把。

    把四房小的接过来,那四房是不是也要赖过来?三房在商号里有工作,四房孩子在家里住着上学,那大房呢?是不是也要安排?到时是不是一大家子都要住过来?

    霍二淮看了她一眼,闭了嘴。

    方氏看到了,对杨氏很是不满。

    “你那是什么意思?家里富贵了,看不起我们了?孩子读书是多好的事,也是京城条件好,四畔才张口。怎的
>>>点击查看《战朱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