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游戏小说 > 反选择委员会 > 反选择委员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1章村支书(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反选择委员会 章节目录 第41章村支书(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说找到了故障点,寻秋池和玲子同时问:“在哪儿?”

    “小毛病!”潜渊示意寻秋池把手电举得近一些,“还好我们不用弃车行走。否则不但人吃不消,万一车也被积雪成冰冻住了,在这个山坳背阴面,说不定明年春天才能化冻。”

    越野车的确是小毛病,潜渊花了十几分钟就修好了,接着往电池的接头处浇了一壶开水,一来把析出的影响电池工作的晶体冲走,二来让它保持活力。

    三人围着小火炉吃了一碗热面,重新上车往多福村开去。四驱车摇摇晃晃,慢慢悠悠,破冰碾雪,周围伸手不见五指,万籁俱静,这辆车在此刻似乎是苍茫天地间唯一的活物,在孤寂地、小心翼翼地寻路。

    凌晨两点,他们终于到达了多福村,把车子停在村头的一小块空地上。为了节省燃油,潜渊始终没有打开车上的空凋,来到目的地后,三个人分别下车活动了几分钟,跺一跺发木的双脚。

    距离天亮还早,山里人冬天起得晚,估计要到早上七八点钟才可能碰见人,于是他们抖开睡袋在车里睡觉。还好车是个七座的,空间宽裕,潜渊睡前排,寻秋池和玲子把座椅放平了后并肩睡在后排。

    潜渊把车窗豁开一个小口,以便车内空气流通。有雪花从豁口处飘进来,飘到玲子的脸上,玲子仰面看着窗外说:“这次好像开局就挺艰难啊。”

    潜渊小声说:“我们要对付的是个老妖,他或她盘踞这个村子至少有三十年。”

    寻秋池半开玩笑说:“我们直接把他或她干掉算了,哪有选择者三十年完不成任务的?就算送回到无量界,人家估计也不肯要!”

    “睡吧。”潜渊说,“明天早上去见村长福根生。”

    福根生是村支书,但在很多地方,村长和村支书是不区分的。福根生早在几天前就接到了乡里来的电话,说有几位医学研究院的医生要到村里调查。他和绝大部分村民一样欢迎医生,但由于心中有鬼,又希望不要外人涉足村庄。

    他是个党员,好歹上过几天小学,认得几个字,人民、参考、半月谈什么的也能读个一知半解。他知道善恶,讲道理,懂一点法,他明明白白的晓得村民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是国家坚决打击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啊,谁叫这个村子居然家家断子绝孙了呢!

    他只有一个儿子,今年三十六岁,比小吃店老板福来顺的侄子还大一岁,如今正在深圳打拼,刚刚结婚,还没有孩子。为此他虽然着急,却也有一份安心。

    深圳是人人都想去的地方,风水一定极佳,绝不会害人。他根本不允许儿子回家,逢年过节不许,红白喜事不许,任何时候都不许!就算他和老伴过去了,也不许儿子清明回来上坟,因为只要远离这个鬼地方,就有为老福家添丁的可能,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他福根生的心肝命宝。

    他在积雪甚厚的院子里刷过牙、洗过脸,来到厨房。正在灶头上忙碌的老伴告诉他,说一大早隔壁邻居来敲门,看他还睡着就又走了。邻居告知有三个医生昨天晚上到了村里,正在打听哪里有场地可以坐下来替人看病。

    福根生闻言,连忙快速地喝了一碗粥,在笼屉里抓了一只馒头就出了门。他来到邻居家前问:“医生在哪里?”

    邻居说:“在扬谷场上。”福根生便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前扬谷场走去。

    潜渊三人已经洗漱完毕了,正在准备东西。为了装得更像医生,玲子特地带了一些诸如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之类医疗用具,还带了一台小型血液分析仪器和一些药品。

    他们远远地望见有一位五六十岁的男子正冒雪朝他们走来,于是停下了手里的活,朝对方挥了挥手。

    对方也挥挥手,大声喊道:“我是村支书福根生——!你们是省里来的医生吗——?”

    潜渊拢着嘴喊:“你好福书记!我们是来义诊的!”

    福根生一边喊着你好,一边紧走几步来到了他们身边,笑着问:“怎么要来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好提前去接你们。这大雪天的,一路上不容易吧?吃过早饭了没有?”

    寻秋池坦率地说:“没有。”

    “走走走!”福根生说,“到我家吃去!”

    潜渊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义诊?”

    福根生笑道:“不要急啊,有什么事情吃过了饭再说!”

    他领着潜渊等三人回到家里,他的老伴孙嫂已经摆好了碗筷,热情地迎出厨房门招呼大家吃饭,又转回去为客人煮红糖水蛋。

    福根生说:“快吃快吃,我们山里没什么好东西,你们大城市来的多包涵,大家吃点喝点热的垫垫肚子吧!”

    寻秋池捧起粥碗喝了一口,觉得熬煮得又香又浓,忍不住就这咸菜一口接一口地吃起来。

    潜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老福家宽敞朴素、还略显空旷地堂屋,别有目的地问:“老支书,孩子们都不在家住啊?”

    正巧这时候孙嫂把荷包蛋端上来,笑着回答道:“他啊,十几年前就去了深圳了!”

  
>>>点击查看《反选择委员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