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游戏小说 > 平地清秋 > 平地清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47章:米上刻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平地清秋 章节目录 第147章:米上刻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魏宣牵着穆司白的手,在留安城的街道上四处走动。

    穆司白开始还觉得新奇,第一次被一个男人牵着手在大街上闲逛。后来便习惯了,只是在他身侧,认认真真的去看周围那些摊子上的小玩意儿。

    街道上人很多,她走在里侧,魏宣在外面,替她挡着那些人流。

    按照时间,这会儿正好是夜市繁华的时候。

    虽然这里亮如白昼,却依旧人来人往,很是繁华。

    她看见周围摊子有一个很低矮的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摊子周围的架子上挂着红绳,每一个红绳上都挂着一个小瓶子。

    那瓶子的材料稀奇,是在这里很少见的琉璃。

    在现世倒是常见。

    那么一小块玻璃,随处可见。

    只是现在么,琉璃还是很稀缺珍贵的玩意儿。

    她觉得好奇,便抬脚站在那摊子旁边。

    别的摊子或多或少都有些人,只是这个摊子客人稀少。

    魏宣站定,和她看了几眼,便明白那人是卖什么的了。

    他手上拿着一个很小的刻刀,桌子上放着一小盒米粒。是那种长长的米粒,且颗颗饱满,一点干瘪的都没有。

    是“米上刻字”。

    这是他们在23世纪才见过的东西。

    只是在那时候,这东西并不稀奇,大街上随处可见。

    而且那时大多数人都是拿着现世才有的圆珠笔,在米粒上写字。

    虽说在小小的米粒上写字并不容易,却也远比用刻刀来的容易。

    那人抬眼看他们,开始时眼里并没有什么情绪,只是随意看一眼,但在看见他们二人衣服的布料和头上的首饰时,他才打起了精神。

    他笑咪咪的,眼尾和额头的皱纹都显现出来:“两位老爷、夫人,可是要来个米上刻字啊?”

    又看见两人紧紧拉着的手,他又努力推销:“这米上刻字啊,可以刻着对方的名字,带在身上,可是有很好的纪念意义的!”

    也不知是那一句夫人让魏宣内心愉悦还是别的什么,穆司白能够明显感觉到他的心情很好。

    他温声道:“好啊,刻两个。”

    男人拿起刻刀,把那个小米筺子拉到跟前来:“好嘞,您要什么字?”

    “魏、穆。”

    这两字都很复杂,定然很不好刻。

    那人笑得像是菊花一样的脸却是不变,问道:“哪个慕?”

    魏宣很有耐心:“八千女鬼的魏,禾字旁的穆。”

    他还是笑:“诶呦,这两个字可不好刻啊!夫人可得给小的加钱!”

    生意人的精明已经让他看出来这两人还是那个女娃儿更有话语权。

    他又是一句“夫人”,这无疑让魏宣心情更加愉悦。

    穆司白也柔声开口:“好,给您加钱。”

    他终于挑好了两粒最大最圆的米,眯着眼睛用刻刀轻轻的凿下去。

    凿下去一刀,他又叮嘱:“两位可以挑两个心怡的小瓶子,待会儿让我把这米装进去。”

    他絮絮叨叨的:“这东西啊,得慢慢刻,老爷夫人可别等的不耐烦,可以在周围的摊子四处转转,我呀,慢慢的给您二位凿上两个独一无二的东西!”

    穆司白指尖滑动,那些琉璃瓶子便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手腕一动,低着头盯着瓶子问:“这瓶子这么小,是用琉璃做的?”

    那大叔依旧认真在刻字:“是啊。”

    她笑着夸赞:“您手艺真好,那么硬的琉璃也能被您做成这样精致小巧的东西。”

    大叔一笑:“害,不过是些吃饭的手艺。只是总是没人来啊!”

    生计艰难,他却还是开开心心的笑着招呼这两位顾客。

    穆司白弯着眼睛:“琉璃珍贵,米上刻字又艰难,若是人来的多了,您不是很累?忙得过来吗?”

    “这有什么忙不过来的呀?谁还会嫌弃自家店里人多不成?”

    “也是呀,这些琉璃瓶子,您是怎么做的?”

    “我小时候调皮,把琉璃扔进了火里,再出来那一块玻璃就因为火里垫着一块小石头变了形状。我一琢磨,这不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吗?然后就做了很多个小瓶子。”

    穆司白手上动作不停,一边和魏宣小声交流哪一个瓶子好看,一边不经意的抛出最关键的问题:“您哪来这么多琉璃呀?”

    有了前面那么多无关紧要的问题做铺垫,大叔毫无所觉:“我家里后面靠着一座小山,山脚下有很多种各色各样的石头,把它们捣碎了扔进火里,就能做成琉璃啦!”

    她眼波流转,笑着夸赞:“您真是厉害,这么些别人不知道的在您这里都能做出来!”

    “害,都是小时候调皮闹着玩的!谁知道现在成了我谋生的手艺?也就是靠山吃山。”

    最后一刀下去,小小的米粒上便出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穆”
>>>点击查看《平地清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