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无晋 > 无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十五章 兄弟(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无晋 章节目录 第九十五章 兄弟(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就是说,襄弟已经和父亲的水步军汇合了?”江夏太守府,黄射暗地里接见了斥候。

    “回太守,是的。”

    黄射沉思了一会儿,摆了摆手示意斥候退下。

    之所以暗地里接见,那是因为黄射有他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两天后,黄襄带着大军来到了江夏城外,带大军当然不是为了攻城,只是为了防备一些土匪恶霸,这年头,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于是争也是死,不争也是死,何不争一下呢,这就叫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兄长可在?”黄襄并不怕黄射会杀他,同样的道理,就像黄襄不敢杀黄射一样,于是很霸气的站在城池下面喊话,当然了,为了防止某个士兵‘不小心’射出了一箭,黄襄还是带着几个盾牌兵的。

    其实刘琦就有这个想法,反正没人知道是他,只有黄射知道,一旦他真的下令把黄襄干掉了,这个锅他黄射背定了。

    “襄弟,许久不见,怎么一见面襄弟就带了这么多军士来看为兄?”黄射倒是很爽快的站了出来,言语之间丝毫没有敌对的意思,就好像是真的许久未见的亲兄弟叙旧,搞的旁边伪装起来的刘琦一愣一愣的。

    “什么情况,这是黄射?他说话有这水平,安他的思维不应该上来就是开喷的么?”刘琦暗自想到。

    其实底下的黄襄也是一愣一愣的,许久未见,自己这个兄长还真是长进了不少,说话都这么有艺术。

    “弟自然是为了接兄长去许昌享福了,自父亲过去之后,日子过得很是滋润,父亲也很想念兄长,兄长何不也去许昌?好让吾黄氏一家团聚?”反正是扯淡,在没有想到好的方法解决江夏之前,黄襄不介意和这个兄长多扯一下。

    黄射深深看了他一眼。

    “这许昌,为兄还是要去的,只不过襄弟带这么多军士,为兄这心里有点不踏实。”

    说不踏实那也不至于,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

    “兄长多虑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道艰难,行走在外,弟也是为了安全,听闻荆州地段多山匪恶霸,弟带些许军士,也是希望能够保护好兄长。”

    黄射道:“哦?那为兄还要多谢襄弟的好意了,果然是好弟弟啊。”

    张硕,陈就,苏飞,刘琦:“……”

    果然不愧是一家人,你们这不要脸的功夫还真是一模一样。

    陈就转头问向张硕:“张老大,少公子这是几个意思?打又不打。”

    张硕斜视了陈就一眼,这人没救了。

    “你没听到昨天少公子说了?咱们也就是来咋咋呼呼的,还真能打起来不成?都是亲兄弟,他们不要脸面,老主公还要脸面呢?你信不信,要是谁敢先动手,老主公保准抽死他。”

    看着陈就苏飞惊为天人的眼神,张硕很自豪,看见没,这就是哥和你们两个犊子的区别,有空还是要多多读书。

    眼看着东拉西扯,两个人就是没有谁主动打破那层纱,于是黄襄一看,算了,今天也扯够了,过段时间再说吧。

    然后双方就友好地告别了。

    “子桓,子文,子建,仓舒,你们过来,为父有话问你们。”曹老大亲率大军收复河北四州的路途上,顺便带上了几个稍微年长的孩子,曹老大一向有这个习惯,这当然是为了培养一个好的后代,当然了,并不是要他们带兵打仗多厉害,而是想要拓展他们的眼界,所以说曹老大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

    最先开口的依然是没头脑曹彰,作为曹氏第二代中武力值最强的一个,他的想法就是一个字。

    “父亲,孩儿认为直接打就行了,以我军之精锐,众人之勇猛,区区袁氏小儿,自然不在话下。”真难为曹彰说出这些好听的话来。

    曹老大欣慰之余,暗地里却叹了一口气,得,这孩子跟大位无缘了,要是把继承权给他,估计曹家就完了。

    于是曹老大看向了另外三个人,还是比较靠谱的三个,时曹丕十七岁、曹植十二岁、曹冲八岁。

    曹冲到底是小孩子,左右看了看,发现两位兄长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他就先说话了。

    “父亲,孩儿觉得,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没必要强攻,虽然我军丝毫不惧袁氏,但是损兵折将恐对父亲以后的发展有阻碍,故而冲觉得,父亲或可先行拿下邺城周边,困死邺城。”

    说实话,这个计策,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邺城是个重镇,经过袁氏父子的经营之后,城池里面的物资不知道有多丰富,真要是拖下去,指不定要把曹老大自己给拖垮,正儿八经的,曹老大的地盘虽然是越打越大,但是曹老大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变得多富裕。

    没办法,兖州就不说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经历战争的‘洗礼’,现在能缓过神来,那还多亏了荀彧的努力,至于司隶,呵呵,那就是个坑,硬是把蔡家和蒯家拖的动都不能动,一直还在建设中,汉中倒是富裕,无奈汉中还只是名义上的投靠罢了。

    徐州方面也还不错,只不过要一直支援扬州庐江郡的鲁肃,豫
>>>点击查看《无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