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明末一家人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章 复杂关系(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一家人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章 复杂关系(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百四十章 复杂关系

    饭馆的伙计递上菜单,赵福祥也没看,直接说道:“伙计,你家有什么好酒好菜看着上,就按这些钱弄!”赵福祥说完拿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就算南京物价飞涨,十两银子也是一笔巨款,那伙计看到银子眼睛都亮了,说道:“请二位爷放心,小人一定让二位爷满意!”

    看到赵福祥如何豪气,宋征舆对这个胖子到有了一些好感,他笑道:“赵兄,你我二人有几个小菜就够了,万万不要破费!”

    赵福祥哈哈一笑:“钱财乃身外之物,在说愚兄有钱,也不差这点银子!”

    赵福祥说完起身给宋征舆倒了杯茶,问道:“贤弟,愚兄跟你打听一个人,陈子龙你认识吗?”

    宋征舆一听来了兴趣,问道:“赵兄,刚才你进屋就喊子龙兄,难道你是懋中兄的好友?”

    赵福祥坐下后说道:“朋友算不上,我与陈子龙有些亲属关系,我儿子的小舅子的老泰山就是陈子龙,这关系不远吧!”

    宋征舆是知识分子,没有东北人攀亲戚的习惯,听赵福祥说完好半天才转换过来这个关系,他笑道:“懋中兄的长女两月前正好成婚,原来张家小子与令公子有这关系!”

    赵福祥说道:“是啊,我与张小子的父亲张文明是磕头兄弟,他是我二哥,陈名夏是二哥,我是老三!”

    宋征舆听到这两个名字更是熟悉,特别是陈名夏,与宋征舆还有一起在钱谦益门下听课的情谊。

    既然都是自己人,宋征舆赶紧起身重新给赵福祥见礼,说道:“德修兄,小弟宋征舆给兄台见礼了!”

    赵福祥也起身还礼道:“我就说咱们不是外人吧!”

    二人重新坐下后关系更近一层,宋征舆问道:“德修兄,懋中兄的娇客祖籍琼州,难道你也是琼州人?”

    赵福祥还没有回答,这时候饭馆伙计开始上菜,等十二个热菜八个凉菜都上齐了,赵福祥站起来给宋征舆倒了一杯酒,然后才说道:“哥哥我是从南洋吕宋回来报国的汉人,我家祖上从宋末移居吕宋已经二百多年,现在手中积攒了钱财,正好中原动荡不安,所以才回来准备招募义勇报效朝廷!”

    明代中后期市场经济大发展,江浙一带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因为贸易发展与南洋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宋征舆对赵福祥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怀疑,他只是好奇赵福祥这么一个土财主竟然有这种见识,有了钱就想回来报效国家!

    赵福祥叹了口气,自己也喝了一杯酒,然后开始他的表演。

    “直方贤弟,现在天下大乱、礼仪崩坏,愚兄虽然身处南洋,但也听说北方汉人兄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更被满清占了京师,怕是那鞑子腥膻百年的情况又要出现了!”

    宋征舆被赵福祥说的一愣,他问道:“德修兄,你说的有些危言耸听吧?满清鞑虏现在虽然势头正盛,但毕竟人少国弱,远远不是当年蒙元能比的,至于占据中原百年更是无稽之谈!”

    宋征舆虽然不是官员,但他的观点却是南明前期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那就是满清没啥了不起,肘腋大患应该是李自成。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联合满清先搞死李自成这个祸害,然后在将满清驱逐出去。

    这种观点赵福祥以前也听张文明陈名夏他们说过,自然知道如何反驳,在加上赵福祥长了一张巧嘴,开始借着酒劲忽悠宋征舆。

    宋征舆绝对是这个时代的杰出知识分子,但他见识在高也身在局中,那里有身处局外加穿越者身份的赵福祥看的清楚。宋征舆听赵福祥将朝廷的种种得失说了个透彻,气的宋征舆站起来骂道:“朝中那些廷臣明明知道国家危亡就在眼前,为何还要互相斗下去?”

    赵福祥在后世虽然没有机会接触高层,但后世发达的网络与影视剧,让赵福祥知道党争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停就停,不过这不耽误赵福祥接着忽悠宋征舆。

    “直方贤弟,现在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已经成了均势,急需外部力量来打破这种平衡,而马士英之流依靠的正是江北四镇,所以只要咱们身后也站着领兵的将领,必定能让马士英阮大铖有所顾忌,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满清与流寇!”

    宋征舆连连点头,问道:“德修兄说的极是,不知德修兄有什么妙计?小弟与朝中那些廷臣多有接触,小弟可以代为引荐!”

    赵福祥嘿嘿笑道:“贤弟知道那些大官要面子,让他们去联系领兵将领那是不可能的!愚兄听说侯恂当年是左良玉的恩主,现在侯方域就在应天,能不能请贤弟出面去说服侯方域,让他去找左良玉带兵南下压制江北四镇?”

    如果是陈名夏陈子龙在场,一定大骂赵福祥祸国殃民,左良玉可不是什么善茬,让他带兵南下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弄不好就搞成了第二次侯景之乱。可宋征舆不知道这些,年轻人头脑发热,在加上喝了点酒,马上保证道:“请德修兄放心,小弟与朝宗贤弟乃是好友,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赵福祥一听心中大喜,他来南京已经快十天
>>>点击查看《明末一家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