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明末一家人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一家人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救命之恩?

    赵福祥没搞明白怎么回事,自己以前与陈名夏并不认识,怎么还搞出来救命之恩了?

    赵福祥刚要问怎么回事,张文明却呵呵一笑:“三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详细经过进屋在说!”

    赵福祥挥手让范建跟着张府家人去放礼物,自己跟着张文明与陈名夏、张弘嗣进了书房。

    进屋后有人奉上茶水,张文明先问道:“三弟,你这一次广州之行怎么样?”

    提到广州之行赵福祥叹了口气,说道:“两位哥哥,小弟没想到沈大人能调走,要不是碰到广州知府宋应升宋大人,小弟这次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张文明虽然不认识宋应升,但还是知道他们哥俩的名头的,张文明点头道:“愚兄听说宋应升这人严谨,贤弟应该得了什么好处吧!”

    赵福祥嘿嘿一笑,说道:“宋大人给小弟写了封推荐信,为小弟的团练担保,这下小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琼州招人了!”

    边上的陈名夏听说赵福祥要搞团练,皱眉问道:“二弟,愚兄不懂你为何要搞团练呢?愚兄听说琼州的士兵敢战,为何不直接找兵部补一个军职呢?”

    按照张文明与东林党的关系,给赵福祥搞一个军职简单的很,但赵福祥可不想为朝廷做嫁衣,他心中想的是如何借着大明这块招牌搞自己的小势力。

    但赵福祥还不能当着张文明陈名夏二人实话实说,只好解释道:“小弟对岛上这些军户失望透顶,这帮家伙除了欺压老百姓不会什么,还是自己招兵自己训练来的稳妥!”

    明代这种中古军队自然军纪不好,当年戚继光这种军事天才对军中恶习都没啥办法,只好自己出去独自招了一群义乌矿工组建新军。

    陈名夏不懂军事,所以听赵福祥这么说也有些道理。赵福祥也不想在团练的事情上过多解释,岔开话题问道:“二哥,刚才你说小弟对你有救命之恩,这是怎么回事?”

    陈名夏叹了口气,将自己半年来的颠沛流离述说了一遍,同时也将北方的情况也说了一遍。

    二月份的时候赵孟关托赵福祥联系上陈名夏,希望陈探花给他美言几句,借机调回南直隶。赵孟关派去送信的家人是他一个族人,因为也是锦衣卫出身,这小子有惊无险的经过混乱一片的河南山东等地进入京师顺天府。

    信使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十五日,这时候的李自成已经占了居庸关,距离京师只有一天的路程。

    京师中这时已经乱成一团,朝廷上下大小官员不是收拾细软准备逃回老家,就是在家琢磨自己能否在新朝获得什么职位,什么皇帝什么江山,都已经被这些官员抛于脑后。

    陈名夏这时候只是个穷翰林,虽然官场地位挺高,但却没什么实权,想在新朝谋得好位置根本不太可能。在加上从家中带来的银子都已经花用完了,给家里去信希望送些银子来,但因为南北交通断绝,也不知道送信的书童是不是死在了半路。

    陈名夏现在真是贫饥交加,这家伙甚至想一死了之,要不是家人发现的早,陈名夏已经上吊死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孟关派去送信的信使正好赶到,除了奉上关键的一千两银子外,还带去了赵福祥的一封信。

    有了银子陈名夏也就不想死了,但让陈名夏关心的是赵福祥的那份书信,上面除了说赵福祥与张文明结拜时带上陈名夏的关系后,还透漏出京师不久后就要发生变故,甚至关外的满清趁着这个机会很可能占据山海关南下,所以赵福祥请陈名夏南下去南都任职。

    赵福祥这份信可是一个半月前写的,同时赵福祥还身处万里外的琼州府,怎么能准确的预言到京师中要发生变故,陈名夏开始对这个便宜三弟有了兴趣。

    这时候的陈名夏刚当官不到一年,还没有后来那么无耻,所以心中还有点君臣之恩的,现在皇帝眼看就不行了,先不说关外的满清能不能进来,眼前的流寇李自成肯定是要进京师的,到时候山河变色转换乾坤,确实要为自己将来考虑一下。

    陈名夏衡量一下时局,北方经过近二十年的战乱已经不成样子,但南方可太平的很,南直隶的富庶加上无穷的人力,就算不能北伐光复神州,学习东晋南宋划江而治还是可能的。

    正好现在赵孟关送来了银子,有了钱自然一些都好办,所以陈名夏经过考虑后决定南下回老家,回到东林党的老巢中意图东山再起。

    要走就趁早,陈名夏在流寇还在居庸关的时候,派家丁去买了一辆大车,拉着自己趁着黑夜逃出京师。

    就在陈名夏走后的第三天,李自成不会吹灰之力占领了京师,那个自大皇帝崇祯,在留下满朝诸臣皆可杀的遗书后,在煤山上吊殉国。

    陈名夏得知皇帝的死讯时,已经在运河的船上了,他还装模作样哭了几声,甚至趴在船板上冲北磕头,发誓一定要剿灭流寇为先帝报仇,然后头也不回的沿着运河一路狂奔。

    这时候的北方乱成一团,各地已经没了控制,一些土匪公然拦在路上打劫南下官员,好在护送
>>>点击查看《明末一家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