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新唐·复兴 > 新唐·复兴目录 > 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 十五章:天下谁人不识君(中)02(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唐·复兴 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 十五章:天下谁人不识君(中)02(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梅儿瞟他一眼,冷冷的道:“好好的,你送我琴做什么?”

    李复一怔,但立马便找到理由:“在下可是听过姑娘的妙手仙音的,真是佩服不已。但我对音律不通,很想找一良师习学,不若姑娘就收下我这个徒弟如何?这琴就作为拜师之礼送与姑娘。”他这倒不是随口一说,见皇上那一面,便差点被音律难倒,就有心学上一些,以备今后不时之需。

    梅儿终于找到了攻击他的缺口,故意道:“李学士不是无所不通的嘛,为何还要和我这小女子来学音律呢?”

    李复不以为然,笑道:“我可从来没有说过我无所不通的,再说世上哪有人能诸事皆通呢。”

    梅儿见他如此坦承,竟有点始料未及,李复既是这般态度,那她也不可能再苦苦相逼,便转了语气,想了想道:“你若真要学琴,还是跟我父亲学吧,他顾不过来我再教你。”

    李复本想,他一个单身男子,提出跟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孩子学琴,实在有些草率,她必然不会同意,结果却是大出所料,梅儿竟同意了,不禁大喜过望,虽然梅儿也考虑到避嫌之事,要他跟着刘贶学琴,但只要能去刘府,自能多见她,也就有机会让她来教自己。

    李复一边高兴,一边叫那店家来,就想买下那琴,却听梅儿又道:“这琴算不上好,还是别买了,我家还有几把好琴,你若真的去学,有你用的便是。”

    李复有些过意不去,就道:“这怎么好,我去学琴,连点拜师礼都不送,还用师傅家的琴,太说不过去啊。”

    梅儿嗔道:“我说了不用买的,你觉得你的生意做的好大,好有钱么?若真要送拜师礼,那也别送这个。”

    李复一笑,道:“如此,我就听从姑娘的,拜师礼送点别的。”说着要少华过来,他手中捧着一包东西,直接捧给梅儿。

    梅儿奇道:“这是什么?”接过打开,却正是适才她看中的那匹绸布,不禁莞尔一笑。

    李复看她笑靥如花,心中亦喜,问道:“姑娘可喜欢吗?”

    梅儿暗想,此人心思还真是颇细,笑道:“这份拜师礼还不错,我就勉为其难收下吧。”

    李复又道:“姑娘还需要什么,我一并买了送给姑娘。”

    梅儿瞪他一眼,道:“你当我稀罕别人给我买东西么?”

    李复见马屁拍在马蹄上,好不尴尬,忙道:“我绝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哪个意思?”梅儿逼问道。

    “我……”遇到这样的女人,李复从来都没有办法,只好投降。

    梅儿见他如此之态,忽又噗哧一笑,道:“人家逗你玩呢,你怎的如此认真?”

    李复苦笑不止,这小姑娘竟将他堂堂一个翰林玩弄于股掌之上,传出去岂不叫人笑掉大牙,但他此际却实在无奈。

    几人出得店铺,没走几步,忽见对面一位白发银髯的道长,一身道袍,仙风鹤骨,正盯着他们细看。

    李复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去,忽听得那道长开口道:“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各主内外,相得益彰。”

    梅儿的脸一下子羞的通红,不禁啐了一口,李复以为是*说好话骗人钱财的那种道士,见了一男一女就说“天作之合”,见了商贾之人就说“财源滚滚”,说得人家高兴,就能讨得一些钱财。他虽然很想和梅儿“各主内外”,但此际也不能当着一个姑娘家的脸说啊,于是便也拉下脸来,正要开口,少华却先说道:“老道士,这位是当今大大有名的翰林学士,自然是才子,你那一套不管用,快快闪开吧!”

    那道长却略一点头:“翰林学士,果然是你。”

    李复被说得莫名其妙,看样子这道长识得自己,可自己却从未见过他,便问道:“不知道长是……”

    那道长并不回答,又细细看了李复几眼,李复看梅儿脸色不豫,正要走开,也顾不上再问究竟,转身便欲和梅儿一同离去。

    那道长不慌不忙,吟出一首诗来:“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还;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李复只觉得头顶一个炸雷,几欲跌倒,这首谶语性质的诗句他何尝不知,这四句分别暗示安禄山起兵燕地范阳,唐军函谷关失守,李隆基携带宫妃仓皇出逃,到马嵬坡时士兵哗变,杨玉环被赐死之事。

    以前读史书时,李复总是对这类的记载不以为然,都看做是后世的牵强附会,乃后人伪作,但此际明明白白听到的时候,给他的震撼实在难以言述。身旁的少华看他脸色忽变,不知为何,问道:“阿郎,你不舒服吗?”梅儿也随之看他神色不对,投过来关切的目光。

    李复勉强摆摆手,慢慢的转过身来,再次面对那道长:“请道长指教。”

    那道长一笑:“该说这句话的是贫道,还要请翰林指教。”

    李复咬咬牙,这道长既然知道未来之事,也许也知道自己身份之事,此际忽然现身,是敌是友,还并不知道,自己必须小心谨慎,查出他的目的何在,意欲何为。

    “道长,此际非说话之地,还是另寻
>>>点击查看《新唐·复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