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新唐·复兴 > 新唐·复兴目录 > 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 十四章:三月三日天气新(中)02(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唐·复兴 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 十四章:三月三日天气新(中)02(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论史通》、《逻辑科学》二书在李复和杜甫等人的努力下成稿之际,朝廷传来消息,因为当今圣上的直接关注,杨国忠也开了绿灯,杜甫被授以集贤殿直学士一职,虽然不是什么有实权的位置,但总算是吃上了朝廷的俸禄。

    杜甫对此还算满意,毕竟这样的职位平日颇为清闲,既能接触到集贤殿书院的大批藏书,又有时间与李复等人继续手头的工作。他在编撰《逻辑科学》的过程中,第一次清晰认识到科学的学习原理,明白了治学不仅仅*死钻就可以,而是要有一套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方能真正有所成就。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对《论史通》一书中提出对圣人的质疑等说法,也能够理解和接受了,若在以前,以他纯儒的思想,那是难以想像的。

    李复看在眼里,心中自是大喜,若杜甫这样的纯儒,也能接受《论史通》里面的观点,并能理解《逻辑科学》的内容,那想来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接受这样的思想的。不禁再次对自己回到的时代而庆幸,好在这是极度开放的大唐,儒学流于形式、并未根深蒂固的大唐。

    恰在此时,李复又接到崔国辅的书信,说他刚刚接任竟陵太守,原太守李齐物已返京出任司农,一切均如李复当初所言。而且他已安排去岁便赴南方采购木棉的众人,在竟陵大规模试制木棉,本来这也是为民造福之事,有李复的织坊收购保证,种植木棉的百姓定能够从中多获其利。所以身为太守的崔国辅稍一宣传,便有众多百姓愿意种植,甚至于人数太多,从岭南购回的木棉种子远远不够,还不得不专门组织请来的熟手分成小组,下到各处实际指导。

    见诸事都符合自己的安排进程,李复心中和这明媚的春光一样,颇为美好,又看新的学院建筑一日日渐成规模,更是大为快慰。

    上巳节过去没有几天,李仁言便果然应言来到李复府上,同来的还有那姓石之人,这次李复才知道那人名叫石一虎,看他虎背熊腰,极有生气之态,还真有些老虎的感觉。再看李仁言一副急切之态,李复请他一落座,便要少华将准备好的宝刀取出奉上。

    李仁言仔细端详这宝刀,看刀身虽然朴实,但上面的纹理和透出的寒光,无一不暗示着这刀的不凡,看了许久,把玩不已,又将刀交给石一虎,也是连连赞叹。

    李复笑道:“只看可能不过瘾,仁言兄不妨亲自试上一试,看这刀到底如何。”

    李仁言正求之不得,便与众人一起来到院内,由石一虎试刀,少华早准备了一根拇指粗的铁棍,还有十数枚铜钱。

    石一虎执刀轻轻挽个刀花,李复只觉眼前一闪,被刀身的寒光逼得略略眯了下眼,再看时,石一虎已劈在了那摞铜钱之上,不禁暗暗心惊,看来这人身手不凡,自己还没有看清,他的刀已经落下,奇的是,竟然几乎没有听到铜铁交击之声。

    石一虎抽刀回手,细看那摞铜钱,好像没被动过一样,李复还在想,不是和他第一次试刀一样,没劈上吧,却见石一虎另一手拨开铜钱,才发现那十数枚铜钱早已齐刷刷分成两半。李复不由伸手拿起几枚细看,却见切口极为光滑,竟似原来便是如此一般,这石一虎劈铜竟如切豆腐的功力,让李复大吃一惊,却听石一虎道:“果然好刀,此切竟毫不费力,刀身也丝毫无损。”

    李仁言微笑道:“一虎再试铁棍如何。”

    石一虎说声好,轻呼口气,手中刀刷的飞起,李复只听见空气嘶叫之声,再听到几声轻微的铛铛之响,那铁棍早已断成数节!这般功夫,李复何曾见过,不由瞠目结舌,愣在那里。旁边的少华更好不到那里去,嘴张的大大的,绝对能一口吞下一个鸡蛋。

    待李仁言道:“李兄新法所制宝刀,果然是神兵利器也!”李复这才回神过来,心想刚见张彖得知有类似武术的存在,这石一虎便让自己对古代的功夫认识上了一个台阶,难道《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之类的传奇真有其事?

    未及多想,李仁言又问起这宝刀的打造时日,估计是见了这么锋利的兵器,再次大起雄心,只想尽快装备整个大唐的军队。李复此时怎能应承,如若松口,那后面的发展就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了,一旦叛军得到这种兵器,岂不是为虎作伥之事,所以只是说以此时工艺,打制完成一把要数月之久,现在就想大批制造还不现实。

    一边解释着,李复忽然看到张彖在后院门口远远的在向这里张望,很有些神秘,李复还以为他之前是说要隐居嵩山,此时不愿见到外人而已,便不以为意。解释之后,又请李仁言进屋相坐,见他对此刀爱不释手,便说愿将此刀送与他,李仁言很是高兴,连连道谢,又说还请李复多多督导冶炼之事,争取早日大批打制这样的利器,他必然帮李复引荐,以供朝廷装备军队使用。

    李复见他又提到此事,自己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便顺口提起,岂料李仁言还是避口不答,只说他和朝中之士有些来往,这样的好事自能牵头促成。

    送走李仁言,李复回到屋中,却见张彖正在里面等他,一见他进来便问道:“胜之,适才来的是何人?”
>>>点击查看《新唐·复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