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朕就是亡国之君目录 > 正文 第六百五十章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正文 第六百五十章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朱瞻墡作为监国,并没有立刻调度锦衣卫进行收网,他还在等,等陛下离开京师。

    虽然陛下说了圣旨已经颁下,他已经是监国了,有调动锦衣卫的权力,但是陛下仍在京师,那陛下就是京师唯一的天!

    忠诚!

    这个时候调动锦衣卫,岂不是遂了陛下的意?

    就如同站在北镇抚司门口,大声的叫喊着,孤,襄王要造反!

    他襄王做事,向来保命为先。

    费亦应很快就赶到了讲武堂,十分利索的行了个三拜五叩的大礼,三呼万岁,长跪不起。

    朱祁钰打量着费亦应,这是一個很精明的商人,即便是考中的进士,依旧不掩其商人底色。

    “平身,朕叫你来,是让你说说当初拆股认筹的做法。”朱祁钰叫费亦应来,就是想了解费亦应倒腾股权拆股认筹的细节。

    费亦应不敢欺君隐瞒,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从头到尾,说的明明白白,怎么空手套白狼,怎么寅吃卯粮,用三十万银币滚到了七百万银币的盘口。

    朱祁钰听着不住的点头,费亦应是个很精明的商人,是风口上吹上天的那头猪。

    可惜,他摔得也很惨,被魏国公放弃,被同姓之人背后狠狠的捅了不知道多少刀。

    “听说横林费氏请你回去主持大局,你怎么想的?”朱祁钰拿着茶杯,看着费亦应问道。

    费亦应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当初臣一心科举,好不容易中举,可是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只好扛起了费氏大旗。”

    “这家主之位一坐就是十年,费氏从当初朝不保夕,到今天如此规模,臣不自谦,是臣之功,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叫臣回去了。”

    “臣对得起他们了,既然他们要家主之位,臣给了,就没想着再拿回去了。”

    费亦应的语气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横林费氏跟他费亦应有什么关系?

    他对的起横林费氏的养育之恩。

    朱祁钰这才点头说道:“你这次随行护驾,随朕南下。”

    次日的清晨天刚刚蒙蒙亮,大明皇帝的车驾就收拾停当离开了泰安宫。

    这次扈从南下的第一臣工,是大明少保于谦和最近崭露头角夺得了冠军旗的成国公朱仪。

    于谦作为大明实质上的宰相,百官之首,京营总督军务,留在京师,即便是于谦自己不想当皇帝,也会有人给于谦黄袍加身。

    给于谦黄袍加身,不是为了让于谦真的做皇帝,是为了杀掉于谦。

    大明皇帝的护城河实在是太过于厚重了,于谦作为这一切的基石,用黄袍加身的方法杀掉于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很可惜,这一次于谦再次扈从陛下南下,不给任何人机会。

    皇太后、崇王朱见济、稽王朱见深,也在扈从的路上。

    只是,朱见济和朱见深走的路线和朱祁钰并不相同。

    崇王和稽王将会从永安门出,至保定府、真定府、从大名府入河南、过河南府、开封府、从南阳府入湖广、过襄阳府、德安府、从武昌府沿长江而下,至南衙与皇帝回合。

    而朱祁钰作为皇帝,依旧延着当年亲征平叛的路线,出朝阳门至通州,延运河而下,过济南府不入、直奔徐州、淮安、扬州入南衙。

    一如当初大明军分兵两路平叛。

    夜色渐淡,白象拖着先导车,朱仪扛着龙旗大纛坐在白象之上,身后是旌旗招展,无数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悠扬的号角声在朝阳门的城头吹响,擂鼓之声,响彻城头,无数的前腔封死的礼炮,点燃了火药,轰鸣声传遍了全城。

    嫡皇叔、襄王、监国带领这文武恭候在朝阳门外。

    文官以胡濙、王直为首在朝阳门的北侧,宁阳侯陈懋带着勋戚、负责守备京师的杨俊带领着四威团营的四名指挥使站在南侧。

    杨俊想要扈从陛下南下,但是最后昌平侯的身份,让他只能留在京师。

    太监们声声传递着陛下驾到,陛下的大驾玉轳出现在了朝阳门外。

    朝臣们行三拜五叩大礼,恭送陛下南巡。

    朱祁钰极为平静的站在轳车之上,示意群臣平身,兴安又念了勉励群臣的圣旨之后,整个车驾缓缓向着通州府而去。

    等到离开了朝阳门,朱祁钰示意车驾暂止,他换上了曳撒服,这是一种大明的戎装,也是鞑清黄马褂的原型,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便于骑马。

    曳撒服和飞鱼服,莽服这类一样,都是御制赐服,能获得赐服的文武都是深受皇帝信任的人。

    朱祁钰其实很不喜欢礼部折腾出的欢送仪式,他比较讨厌这种繁文缛节。

    朝臣们很忙碌,朱祁钰也赶行程,这大早上,折腾了将近两个时辰,这个大的仪式才结束。

    朱祁钰稍微流露出一点不愿意朝臣迎送的意思,礼部尚书胡濙就直奔讲武堂聚贤阁,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陛下不能只重视戎事,而忽略礼
>>>点击查看《朕就是亡国之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