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民谣无悔 > 重生之民谣无悔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 劫后余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民谣无悔 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 劫后余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李忆刚刚醒来没多久,便被一个进来准备给他换药的护士发现了。见李忆醒了,忙走上前询问他的感觉如何,李忆稍微动了动,感觉除了脑袋有轻微的疼痛感外,四肢无力以外其他的都还好。

    假如说旁边有个镜子的话,李忆一定会惊讶的发现,他的脑袋被包上了好几层的纱布,缠着绷带里面还有丝丝的红色与黄色的颜色渗出。昨晚李忆被连夜送过来时,满脸的血迹说不出的恐怖,而且体内失血过多,却无大碍。

    护士对着李忆说道:“先生,门口有几个华夏日报的记者一直在等着,说是醒了想要采访您。”在护士的心里能被华夏日报记者采访的无一不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物,所以连带着语气都用上了敬词。

    刚想挥挥手拒绝他们的采访,可是李忆又沉思了半响,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选择了同意。毕竟是华夏日报的记者,一般人想要他们采访都没有机会。

    那护士见李忆同意了,脸上露出笑容,给李忆换好药后走出门口,转眼间就进来了几个记者。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摄像机,另一个是女子手里拿着话筒,一头齐肩短发很是干练,最后面跟着的那一个则两手空空,看起来都很随和。

    和想象之中的盛气凌人有些不一样,那名年轻的女记者小声的询问了一下李忆的伤势:“李忆,请问你的伤势现在怎么样了?”听到那记者竟然能够喊出自己的名字,李忆很是惊讶,面带疑惑的开口问道:

    “你是怎么认出我的?”李忆的头部自眉毛以上便全都被包裹起来,但是漏出来的嘴巴却长得很大。看到李忆那夸张的表情,那记者捂着嘴笑了起来:

    “因为前天晚上你唱《枯木》的视频,便是我们几个录的。”“什么?”李忆依然是有些困惑,显然是不知道自己唱《枯木》的视频被录了下来。见李忆依旧是不知道,那女记者只得又和李忆解释一番。

    原来他们几个人作为华夏日报最早派遣到大通灾区的记者,早早地便来到了地震区,为了记录下第一手资料,不停地拍摄着。在拍完李忆唱《枯木》的那一段视频后,他们便被要求去采访之前废弃掉的矿区的塌损情况,所以在昨天上午第二次巨大余震时没有被波及到。

    而且当时他们正在矿区上面,拍摄着那一个个深陷的巨坑。当时设备正在运行着,余震来临时,清晰地记录下了抖动的大地和不停下陷的地面。被震的东倒西歪的几名记者,趴在车旁大气不敢喘一声,直到余震结束后几人才爬了起来,面面相觑,过了许久不知道谁先说了句:“走,回大通。”

    回到大通后,只见四周一片寂静,偶尔传出几声呼救的声音。几人也顾不得拍照,赶忙开始了救人。

    当救援人员救出李忆的时候,那名女记者碰巧就在旁边帮忙,也被救援犬的狂叫声吸引过去帮忙。望着那个从废墟中被抱出来的男子,直觉着有些面熟,突然想起不就是昨天晚上他们刚刚拍摄的那个男子吗?

    赶忙将这一情况和负责救援的人员说了一下李忆是他们华夏日报重点报道大的一个歌手,负责他们所在的那片区域的人员是一个有些秃顶的男子,听到后大手一挥将李忆和一批伤员送去了大原的医院,那几名记者则被华夏日报新派遣的记者替换了下来,前往后方修整。

    几人商议了一番后,准备采访一下在医院中的李忆。早上起床后便早早地来到医院,但是看到李忆没有醒来后便一直坐在门口等着他醒来。

    明白了事情的原因后,李忆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忘记了自己头上的伤势,有些用力不小心牵扯到了伤口,疼的一阵龇牙咧嘴。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开始了今天谈话的正题,原来这几名记者是打算将李忆的事迹再做一次推文。因为他们平时也很关注网上的新闻,对于王匡诋毁李忆的消息他们也知道,这次正好借机会再为李忆证明一次。

    因为李忆是王阳总理下过指示,对于他的歌曲要好好弘扬,所以再做一次推文的话,他们日报社的总编应该也是会同意的。再加上他们对于这个神秘的少年也很是喜欢,在听过他唱的枯木以后,特意的去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李忆这个名字,大致明白了李忆和歌手王匡之间的矛盾。

    对着那位干练的女记者所提出的要求,李忆有种无所谓的感觉。他唱歌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获得什么,有人不喜欢他也很正常。

    对于女记者问的几个问题,他也避重就轻的略作回答。至于她所问的关于王匡和他个人的恩怨,李忆也只是一笑而过。

    采访过后,女记者将她所采访的文章赶忙整理成文案,发给了华夏日报的总部。见前线又发来一篇报道,审核部很重视,打开后却发现是对一个歌手的采访,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将这篇报道交给了总编。

    华夏日报的总编年纪也不是很大,四十多岁的儒雅男子,看了两眼后沉默几秒,不置可否的从鼻孔中往外“嗯”了一声。见到主编表了态,那人点了点头退出了办公室。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从华夏日报的客户端上只见一篇标题为“舍生忘死险昏迷,大勇大义真性情
>>>点击查看《重生之民谣无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