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琼台春深·双宜传 > 琼台春深·双宜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死别(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琼台春深·双宜传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死别(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八月中旬,梁王快马加鞭赶回了金陵城,因中秋节将至,这又本就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倒也无人怀疑这其中有何不对劲。

    与此同时,周长渊也已打听到了皇帝的下落,听说是在大漠中迷了路,所幸被人救下,一时性命无虞。

    在听到皇帝仍然活着的消息时,杨桃一直悬着的那颗心才算终于放下了。

    但她却没有料到,十月份的时候,当皇帝辗转回到宫中,却早已是重伤垂危,神志不清。

    无论太医院里众太医如何诊治,都想不出任何良策。

    此时乃是腊月寒冬,皇帝自归京到如今已经重病了两个多月,而这些天里,几乎都是几位成年皇子与几位妃妾日夜轮流侍药在榻前。

    这日一早,梁王前往昆仑宫给杨桃请安时,却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儿臣今早侍奉父皇用药,父皇神思竟是清明了不少,气色看上去也好多了。还问了儿臣一句,母后近日如何?”

    杨桃听见这话,心头微微一动,嘴唇嗫嚅了两下,最终也只是说道:“过会儿你回去时就告诉他,孤一切都好,请他不必记挂,安心养好身子才是。”

    梁王显然不明白为何皇帝与皇后二人会突然如此生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母后……不去看看父皇么?”

    杨桃苦笑了一下:“我眼睛不中用,去了也伺候不好你父皇,倒别给你们添乱才好。”

    梁王连忙摇头:“自然无需母后亲自动手操劳,一切自有儿臣在,儿臣只是看父皇他……似乎有些想念您。”

    杨桃却是红着脸笑嗔了一句:“傻孩子,别说这些哄人的话了。你父皇他啊……”

    杨桃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再说下去。

    梁王虽心有诧异,然而长辈之间的事,却容不得他多说多问什么。

    就在这沉默的当口,还是杨桃先出声缓解了气氛:“你父皇身子紧要,身边正是少不得人的时候,你且回去吧。等伺候你父皇用了午饭,就回去看看你媳妇儿跟姐儿,姐儿出生两个月了,你这个做爹的,也该好好陪陪他们娘俩才是。”

    梁王原本还在思索应当如何开口,听见杨桃这么说,脸上立时换上了一幅温然的笑意,只见他当即起身作礼:“儿臣谨记母后教诲。那儿子就先行退下,不叨扰母后歇息了。”

    一直到梁王退出这昆仑宫,杨桃许久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正当屋内几人忖度着杨桃的心意,却突然听杨桃吩咐道:“给孤更衣,孤去……看看陛下。”

    采薇采萍两个年纪轻的,早已露出笑意,当即进屋去为杨桃翻找衣裳,云深却是看着杨桃的脸色,小心问道:“殿下已经决定好了么?”

    杨桃点了点头:“那药……熬好了吧。”

    云深轻轻答应了一声:“已经备下了。”

    而杨桃也不再多话,一面让人去传轿,自己则进屋换了一身与近日宫中惨淡氛围的不大相符的朱红华服,发髻样式简单却不失典雅,正中又插了一根十分素雅的碧玉簪子固定发髻。

    只是这身衣裳太过红艳,反而衬得杨桃气色十分苍白。

    当杨桃来到凌霄宫时,里头侍奉的梁王似乎有些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对着杨桃拱手作揖,随后便悄悄退下了。

    也不知是否是二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杨桃才刚坐在皇帝的病榻边,皇帝便渐渐睁开了眼睛,轻声唤道:“双宜……你来了。”

    杨桃原本正在出神,听得这一声叫唤,也被拉回了神思:“是,妾来了。妾好不好,陛下亲眼看过才知道,派别人来问,又算怎么一回事儿?”

    皇帝无奈一笑,伸手握住了杨桃的手:“是朕不好,不要恼了,好不好?你今日这样,很好看。朕的双宜,一向很好看。”

    尽管从小到大,杨桃已经听过无数对她容貌的赞美之词,皇帝此前也并非没有夸过。但今日听他这样说起,还是惹得杨桃耳根一热:“妾都进宫多久了……还说这么臊人的话。”

    皇帝却是留恋地注视着她的面容,渐渐抬手抚摸上她的面庞:“咱们在一起,十六年了。整整十六年了……”

    说到这儿,只听皇帝咳了两声,便叹出一口气:“又该喝药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杨桃突然十分贪恋此刻的温存,但听到那一句喝药,她才终于回过神来:“这药……放久了或许凉了,妾……妾让人换一碗吧。”

    “不必了,”皇帝不容反驳地说出这句话后,坐起身来后,十分费劲地接过那盏药,闷头一气饮尽,“你躺下来,朕有话同你说。”

    杨桃呆愣愣地看着他这一连贯动作,等她回过神来想要夺过那碗药,皇帝却早已喝完了,她突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皇帝见状,倒是主动伸手将她揽在怀里:“你听朕说……朕其实早已定下储君人选。阿和过于温懦,或可做个守成之君,若逢乱世,则……是以朕虽教他治国之术,却不曾让他处理过狠辣决绝之事。而满满,朕放他去民间历练,就是要他知道民间疾苦
>>>点击查看《琼台春深·双宜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