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 > 汉道天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50章 乌托邦(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汉道天下 章节目录 第950章 乌托邦(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又是一番激战之后,王端终于心满意足,瘫软在踏板上,不肯起来。

    张氏也是酥软如泥,却还是支撑着起身,让婢女准备洗漱之物,为他们夫妻清洁身体。

    借着这个休息的机会,张氏再一次提起了她的兄弟。

    她的父亲张盛继承的祖父的爵位安乡侯,却没能做官。叔父张曜入仕为郎,但仕途也不顺,止于县令,没能做到二千石。

    对于官至太尉的张禹来说,这简直是子孙不孝,后继无人。

    没能做到二千石,也意味着张氏子弟以荫入仕的通道没能打开。除了爵位和食邑之外,他们和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张氏嫁给王端,就是看中了王端是天子的表兄。在天子力挽狂澜,大汉中兴的形势下,王端奇货可居。

    如今天子驾临赵国,张家当然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借着一直以来的强势,张氏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要求。

    王端为难地咂了咂嘴,发了一会儿呆,突然说了一句。“机会倒是有,就看你那几个兄弟能不能吃苦。”

    “怎么说?”

    “冀州是河北大州,是朝廷掌控辽东以及塞外的基地。幽州有骑兵,冀州有步卒,还有充足的钱粮。如果你的兄弟能吃苦,从军是建功立业最好的途径。天子这次巡视冀州,就有检查各地户口,想从中挑选精锐守边的用意。”

    他抬起手,看着手上的老茧。“我之所以这么拼命,也是想着将来或许可以从天子出征,加官晋爵。要不然的话,就算天子用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坚持不下来。”

    张氏颇感意外。

    她还以为王端受苦纯属是畏惧天子,没想到他还有这份心思。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如果不从军呢?”

    “不从军,也能入仕,但是封侯就不太可能了。”王端放下手,看着张氏。“你应该也知道,虽说山东出相,可是我们冀州人并不被人当作山东人。像你祖父那样能官至公卿的,少之又少。”

    张氏一时沉默。

    她虽是女子,对外面的知道不多,却也听父母说过一些祖父的事。

    祖父张禹是名臣,是能臣,是冀州人中的佼佼者,却未能善终,最后病死在家中。除了长子嗣爵,幼子为郎,并没有给子孙留下太多的遗泽。

    原因之一就是他是冀州人,有意无意的招到中原人的排挤。

    她那几个兄长能力都不如祖父,就算入了仕途,恐怕也不会顺利,想因此封侯更是难上加难。

    相比之下,倒是从军的机会更多一些。

    虽然从军会很苦,可是冀州人不怕苦,就算是普通人,多少也有些武艺在身。无能如王端,在天子的逼迫下,也能练出一身本事。

    我的兄长们难道还不如王端?

    “那我明天就派人通知他们,让他们来参选?”

    “可以,就算选不上散骑,考讲武堂也没什么问题。你知道清河人崔琰崔季珪吗?他原本是审配的使者,后来也考入了讲武堂,现在正在筹备对西域的战事。”

    “西域?”

    “是的,天子平定天下之后,就会用兵西域。到时候,我也许会跟着。你要是入了女营,我们就能一起了。他们都说,西域广大,将来裂土分封的机会很多。”

    张氏眼神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杨彪一路赶来。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收到消息后,刘协立刻命人请进。君臣二人见礼之后,也没说什么客套话,直奔主题。

    杨彪首先向刘协汇报了钟繇的回复。

    刘协听完就笑了。“没问题,可以让他立刻去渤海报到。张昭现在正头疼呢,有人愿意帮忙,他应该求之不得。”

    杨彪倒是有心理准备。“是不是愿意迁入渤海的人太少?”

    刘协诧异地看了杨彪一眼。“杨公还能未卜先知?”

    杨彪笑着摇摇手。“臣哪有这本事,只是依据常理推测而已。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在道德和利益之间,还是选择利益的更多。在百年大计和眼前之利之间,又是选择眼前之利的多。让他们迁入渤海,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

    刘协眼珠一转。“那杨公还支持钟繇转入渤海?”

    杨彪沉吟片刻。“臣冒昧,敢问陛下,答应张昭在渤海推行德政,是为一时之忿,还是为百年大计?”

    “这话怎么说?”

    “若是一时之忿,只为让张昭出丑,那臣没什么好说的。钟繇愿意去渤海,那是他自己的事,让他去就是了,也免得他与朝廷离心。”

    “若是为百年大计呢?”
>>>点击查看《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