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我在1982有个家 > 我在1982有个家目录 > 章节目录 109.一沓子的人民币 5.6K啊(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1982有个家 章节目录 109.一沓子的人民币 5.6K啊(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看完这封信王忆明白了。

    陈谷没穿越,他之所以会邮寄来东西是因为看了报纸上关于天涯小学复课复学的报道起了古道热肠的心思。

    这时候王向红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水来了:“王老师看什么这么聚精会神?来,趁热喝了这个。”

    王忆接过红糖姜水放下,把信交给王向红看:“支书你看这个。”

    王向红问道:“是你沪都同学说什么事了吗?”

    这话让王忆心里一动起了个念头:或许自己可以偶尔制作几封假信件说是同学邮寄来的,然后找机会让队里认字的人看到,这样更可以增加自己在外地有同学的可信度。

    但这不是当前要务。

    他随即把念头给压住了,说道:“不是,这是沪都一位陌生同志的来信。”

    王向红疑惑的接过信去看了看,又还给他:“王老师,我小时候只念了一年私塾,识字有限,看书看报纸还马马虎虎,因为上面字迹工整,这封信上的字,哈哈。”

    他干笑两声不好意思给出评价。

    这也叫字啊?难道这就是广播里提到过的草书?主席同志就喜欢写草书。

    王忆了解王向红的文化水平。

    其实王向红水平可以,别看他只念了一年私塾,可他记忆力出色,参加武工队的时候跟着一位有文化的首长背下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典籍。

    后来他加入主力部队,部队进行扫盲,他积极学习又很好的提升了读写能力,平时看报纸不在话下。

    只是他接触的都是书报这种正经字体的东西,陈谷这一手爬叉字让他挺为难。

    王忆便一字不漏的给他读了一遍,声情并茂。

    王向红听过陈谷的信后又是激动又是感动。

    他去抚摸着箱子里的小人书说道:“这位陈谷同志太好了,以前你说现在城里的工人、干部们喜欢帮助乡下穷人家孩子念书我还犯嘀咕,现在才知道,我的眼光有局限性呀!”

    越说越激动,他背着手走了起来:“陈谷同志太善良、太大方了,不行,我要写一封感谢信!王老师,你这个周末不是要去沪都吗?那你把感谢信给他们单位送过去吧,咱们一定要感谢他!”

    王忆其实还没去过沪都……

    他头皮有些发麻,不过这次去沪都也是个良机。

    多次说自己跟沪都那边有关系,结果自己从没有真正去过沪都,时间长了怕是会露出马脚,那这周末真去一趟沪都也行。

    于是他点头说:“好,支书你给我开好介绍信和感谢信,我必须得去一趟!”

    王向红立马离开。

    王忆拿起钱说道:“支书,这一百元……”

    “你做主,这是给咱天涯小学的钱,谁都不能动,只有你能做主。”王向红坚定的说道。

    王忆把钱收了起来。

    他看了看,连同之前卖粮食的收入如今光整钱就有六百多,这在82年的外岛算是个小富翁了。

    他喝了红糖姜水把连环画小人书都收拾了出来,主要是两个类别,红色文化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

    红色文化题材是《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鸡毛信》、《红灯记》等,传统文化题材是《武松打虎》、《大闹天宫》、《方腊与宋江》、《聊斋故事》等等。

    王忆看到《聊斋故事》大为好奇。

    现在他讲《鬼吹灯》评书一直有个担心,就是《鬼吹灯》里的故事虽然多数能用科学解释的通,但风格上显然是封建迷信,很容易被扣帽子。

    所以他讲的时候偶尔会插一些自己的解释,将诡异们用科学去解释一通。

    至于能不能解释的通不要紧,反正他是岛上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其他人听不懂不是他解释的不对,而是他们文化水平太低。

    可是现在看到《聊斋故事》这一小人书他郁闷了,这种书都可以出版,那自己在农村讲个鬼故事算锤子?

    他拿出这本小人书,封面还是彩绘的,印的是才子佳人忸忸怩怩坐在竹林假山下正在拉拉扯扯。

    翻开第一页写着:《内容介绍》,本册连环画根据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改编并绘画成册。

    往下就是故事简介。

    王忆大概翻看了一下,里面的画面挺粗糙的,跟线条画一样,旁边或者竖着或者横着写了《聂小倩》的白话文。

    这是正经有鬼的东西,跟它相比《鬼吹灯》除了跟盗墓这种违法行为有关之外,其他的尺度都不大。

    傍晚学生们下了劳动课回来。

    王状元像模像样的指挥着队伍,一个队伍先去喂猪,现在五头小猪是他们心头肉。

    一个队伍把今天撸来的榆钱分王忆一部分,还有一个队伍帮忙清洗春笋、一个队伍去打扫卫生。

    他安排的井然有序,学生都很配合。

    当然不配合也不行,王状元一直在期盼着有人出来挑衅一下他作为劳动委员兼劳动
>>>点击查看《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