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我在1982有个家 > 我在1982有个家目录 > 章节目录 103.三百年窖藏坛 5K(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1982有个家 章节目录 103.三百年窖藏坛 5K(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王忆现在是吃一堑长一智。

    袁辉提到自己不了解的人,他就上网查。

    一查他觉得不对:“不能吧,邓老爷子59年去世了,这酒是71年出产的呀。”

    私章这种东西都会随着主人去世而停用。

    在文盲半文盲众多的年代,这东西可代表了一个人的亲笔签名。

    袁辉笑道:“所以这里面是有讲究的,这批‘为人民服务’标牌诞生于56年。”

    “这一年在轻工业部主持的全国名曲酒评比中五粮液获得第一名,也是在这一年,邓子均在戎州政协第一届第二次全会上增补为政协委员。”

    “他感念于党和国家的信任,配合厂家留下了这么一批标牌,以表达他在新时代酿酒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王忆恍然大悟。

    简简单单一个酒瓶竟然有这么多说法?

    他问道:“这样来说,这酒瓶很有价值才对,不得值个十几、几十万?”

    袁辉无奈道:“想什么呢?邓老先生当年可不只是在酒标上盖章,还有手写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他的签名版五粮液,那样的酒瓶才值钱,但也顶多三四万块——毕竟他并不是什么全国名人。”

    “而你这款盖章版真的顶多价值一万块,能卖一万块已经算是好价了!”

    “当然五粮液酒瓶有贵的,我曾经见过一个陶瓷酒坛,那是邓老先生在中山街的铁石斋酿出的第一代五粮液封装坛,可那也不过是十万!”

    他又解释:“王老弟,十万真是很多了,你想想22年了又有多少人干一年能挣个十万?”

    王忆心里还是失望。

    见此袁辉说道:“你要想找昂贵的酒坛子也不是没有,你甚至不信,我知道的最贵酒坛子反而是个陶瓷的黄酒酒坛子。”

    “那是山阴市一家黄酒企业收的老坛子,说是有三百年历史了,是个精心烧制的彩陶,一直用来装黄酒,前前后后装了三百年所以酒坛子拥有了陈酿酒香,算是文物了。”

    王忆哂笑:“糊弄人吧?黄酒保存期才几年呀,这坛子竟然装了三百年?”

    袁辉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见他嘲笑自己的话顿时认真了:“我说的是前前后后装了三百年,所以那坛子是不断装黄酒而已。”

    “你知道不管黄酒还是白酒都需要酒窖池来发酵,正所谓千年老窖万年糟,老窖酿出来的酒品质要更好一些。”

    “像泸州老窖有30年、60年乃至90年窖龄酒,这不可能是说窖藏了30年、60年、90年,说的就是酿酒老窖是这么些年头。还有它家的高档酒国窖1573,这个1573酒是指酒窖池建于1573年!”

    “黄酒也有酒窖池,而我说的这个坛子有三百年历史,它本身就被当作成了个酒窖池,所以说酒在这里面就有了独特的风味儿,因为用它装过的酒可以说是窖龄300年啊!”

    王忆笑了:“真会整活,这些酒厂为了赚钱是不择手段了啊。”

    袁辉说道:“咱中国酒由粮食变为美酒,这一过程主要在窖池中完成,窖池是发酵的容器,里面常年有老酒糟中,这就导致窖池本身拥有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它们对酒水质量能起大作用!”

    “反正这事酒友们认,所以古越龙山这三百年陶酒坛才会那么值钱——一百万呢!”

    “等等,古越龙山?”王忆忽然拦住他,“我怎么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袁辉说道:“你肯定耳熟,古越龙山是山阴黄酒的招牌,你应当知道咱们敬爱的周总理祖籍是山阴,他设宴招待外宾时第一杯酒往往是山阴黄酒。自1959年钓鱼台开馆始,他一直使用古越龙山黄酒作为黄酒之专用品。”

    “另一个现在古越龙山更是山阴的顶级黄酒品牌,它做到了咱们国家的企业五百强之一。”

    “也是这么有钱的企业才能砸出一百万买酒坛子,你别不信,我给你找这坛子照片看看。”

    王忆绞尽脑汁思索着自己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便随口问:“网上有新闻?”

    袁辉说道:“不是,是这酒坛是我山阴一个同行好友收到的,他当时留了照片做纪念,朋友圈里有这照片。”

    他扒拉了一会,很快调出一张照片给王忆看。

    王忆仔细一看。

    一个彩陶坛子,挺大的坛子口、滚圆的肚子,外表陶层有简单的镂空,整体底色是红褐色……

    他心里咯噔一下子:“我草!”

    桃园三结义!

    他见过这酒坛子!

    徐进步第一次来岛上做客,王东喜就是从库里搬出来这样一坛子黄酒来招待他!

    不过图上这坛子不是桃园三结义是围着坛子有一圈的浪花,浪花上是一艘艘船,船上插着稻草人,然后空中是一支支飞箭……

    看到他直勾勾的看着照片,袁辉说道:“这是物证,你要是不信我还有人证呢!”

    “不是,我不是不信。”王忆喃喃道,“是你不信
>>>点击查看《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