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长生 > 长生目录 > 正文 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长生 正文 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得巴图鲁言语,李中庸没有再接话,一来跟巴图鲁压根儿就说不清,再者巴图鲁所说也的确难以反驳,既然是神器,二人为何还会被困其中。

    “老五,你要不要进去一探究竟?”李中庸又看向长生。

    不等长生接话,陈立秋便抢先开口,“不是每个人都对机关造物感兴趣,老五劫后余生,体虚匮乏,迫切需要休养,走吧,先出去,以后再来。”

    “我还撑得住,下去看看也无妨。”长生笑道。

    “没什么好看的,又不得起效,看了也是白看。”陈立秋拉着长生纵身跃下。

    巴图鲁紧随其后,大头见状急忙捡起长生放在一旁的两根铜棒,双手递给李中庸,转而跟着三人跃下了圆盘。

    李中庸无奈,只能收起那两根铜棒,与众人一同走出了后殿。

    虽然殿外亦是一片漆黑,却少了殿内的压抑和沉闷,众人施出身法飞掠向南,片刻过后离开地下城池,进入了由工匠挖掘的森长通道。

    长时间待在黑暗的环境中,突然回到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容易致盲,众人都知道这一点,故此到得洞口并未立刻纵身跃出,而是略做停留,恢复适应。

    长生趁机将自己如何死里逃生说与二人知道,虽然力求意简言赅,但事情过于离奇,将整个经过讲清楚还是用了一炷香的时间。

    穿过瀑布回到外面已是傍晚时分,长生留下大头押运黄金,自己则与巴图鲁和李中庸陈立秋先行回返长安。

    杨开等人一直在忧心等待,眼见长生几人同行回返,皆是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没想到营救的过程会如此顺利,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长生临走时将房中的点心和果品带走了,回来时点心和果品又摆上了,这是亲王应有的待遇,不管他在不在王府,这些东西都会准备并每日更换。

    四人围坐桌旁,端起茶杯那一刻方才真正放松下来,长生出言说道,“二师兄,三师兄,这次多亏了大师兄,如果不是他发现了那个逃走的哑巴,我还不知道你们发生了意外。”

    再度受到夸奖,巴图鲁有些不好意思,“哎呀,总说这些干啥呀,搞的我跟外人似的。”

    “老五说的对,这次多亏了你。”李中庸说道。

    “行了,行了,不说这个了,说别的。”巴图鲁连连摆手。

    “大师兄,你累不累?”长生随口问道。

    “不累呀,咋啦?”巴图鲁反问。

    长生说道,“二师兄和三师兄大难不死,理应好好庆祝一下,你如果不累,就招呼府中的下人杀头猪,晚上咱们煮肉吃。”

    巴图鲁可不知道长生在支开他,听得长生言语,屁颠屁颠的出去张罗杀猪去了。

    待巴图鲁离开,长生抬头看向李中庸,“二师兄,那个大轮回盘真能反逆乾坤,往来古今?”

    “应该可以,只是年代过于久远,储存灵气的铜棒已经失效,”李中庸说道,“想要启动大轮回盘,怕是还要费上一番功夫。”

    “二师兄,与年代久远没关系,大轮回盘之所以无法启动,是因为其中一根铜棒是假的。”长生低声说道,他之所以支开巴图鲁,正是担心巴图鲁知道大轮回盘还有启动的可能,这家伙心思简单,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就会搞的世人皆知。

    听得长生言语,李中庸和陈立秋同时皱眉,陈立秋随口问道,“你怎么知道?”

    长生随即将自沈州遇到倭寇并自倭寇手中抢到一支铜棒一事简略说出,转而继续说道,“当日我们只知道那根铜棒可以伤及地支,并不知道它是大轮回盘的一部分,此物是倭寇自日本带过来的,他们之所以有这件东西,无疑是徐福当年出发的时候偷偷换下并带走的。”

    长生说完,李中庸和陈立秋面面相觑,此前他们只当铜棒里储存的灵气不足,这才导致大轮回盘无法启动,不曾想其中一根铜棒竟然是假的。

    长生再度说道,“二师兄,这根铜棒眼下就在杨开手里,稍后我就让他交给你,不过大轮回盘的使用一定要慎重,要知道天意不可违,任何反逆阴阳的事情都可能受到上天的责罚。”

    李中庸缓缓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实则我们之所以想要借助大轮回盘回到过去,也是想救你性命,而今你生龙活虎,那大轮回盘我们也用不上了。”

    长生拿起茶壶为李中庸和陈立秋添了茶水,转而放下茶壶随口问道,“那个大轮回盘究竟是何来历?”

    “具体来历不得而知,只知道是一件由天外玄铁熔铸的上古神器。”李中庸说道。

    李中庸言罢,陈立秋出言说道,“这个大轮回盘很可能真能往复古今,徐福当年之所以换下其中一根铜柱,想必也是担心自己逃走之后,秦始皇会在暴怒之下使用大轮回盘,派人回到过去对他不利。”

    “有这种可能,”长生点头说道,“真没想到时隔一千多年,倭寇又将这根铜棒带回了中土。”

    李中庸接口说道,“杨开手里的铜柱你交给我,我来推敲研究,当然了,最好是用不上,但不怕
>>>点击查看《长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