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曾道人间惊鸿客 > 曾道人间惊鸿客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章——大梁至死不忘(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曾道人间惊鸿客 章节目录 第三章——大梁至死不忘(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章——大梁至死不忘

    当晚言嵘就收到了薛城派人送来的上好伤药,还带话说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改日再亲自登门赔罪。

    言嵘礼貌表示了感谢,然后回到别馆就顺手扔给了长歌,长歌手脚利索地埋进了花园树下,虽然不一定所有东西都有不良目的,但小心些总归没错。而且白天还一副欠扁嘴脸的家伙晚上就送药,难免不让人多想。

    入夜,长歌服侍言嵘睡下,自己趴在床沿边打盹。大虞不设暖阁,言嵘又怕一个人睡,长歌干脆就睡在床边,来此月余,天天如此。

    言嵘睡着睡着,忽然道,“何将军他们,该走到哪里了?”

    长歌想了想,回她,“走了十天了,应该走过两个驿站了,眼下只剩咱们了。”

    偌大一个驿馆,只有她和长歌两个大梁人,连驿馆里洒扫仆人都是虞帝派的,自然是为了方便监视。虞帝看着无比宽容慈眉善目,但别忘了,他可是一个帝王。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两人曾并称东陆双子星,如今,另一枚星子已经熄灭十余年了。

    “商贾小贩、茶馆花女,不都是我大梁子民么,”言嵘睁开眼,“有我大梁子民,便有我大梁。”

    “是,”夜已深了,长歌轻轻唤了一声,“大梁至死不忘。”

    “来,”言嵘掀开薄被,示意她过来一起睡,长歌以前还总是拒绝,来了大虞月余,深夜的寒气还是冻得她直打哆嗦,所以她没有犹豫,轻手轻脚跳上了床。

    “白天的时候,你有些冲动了。”虽然言嵘制止得及时,但长歌的动作其实也挺明显了,“我知道他们说话过分,可是咱们不能生气,我们不是来和他们理论的。”

    “只需要熬时间,”长歌嗫嚅道,“可是那个七皇子着实过分。”

    言嵘拍拍她的手臂安慰,“不管他,薛城薛北啥的都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等三年就好了,坚持三年我们就能回家。”

    多待一天,就能多给王兄争取一天的时间。前天密探传来消息,王兄已经回到大雁宫,她的王兄是这世上最厉害的人,有他在,大梁不愁将来。

    他们兄妹生于大梁动荡之际,那场金陵之乱,丢了兰陵十三郡,折损无数精兵强将、文武百官;先太子殉国,太子妃自刎朱雀门;那一年新立的石碑尽是衣冠冢,战死的将士们流的鲜血浸湿了宫墙前的青石板,护城河里满是贵族子弟的累累白骨。经此一役,金陵朝野尽是耄耋翁。

    不去想那些往事,言嵘温柔地拍着长歌的手背,两人低低地说着琐碎闲话,“你的脚伤确定不需要再找林姑姑再看下?”是长歌的声音。

    “崴了一下而已,不必麻烦林姑姑。见面次数多了不好,”言嵘的声音低下去,半晌才道,“反正,到时候咱们都能回大梁去,不急。”

    后两天是大虞的浴佛节,大梁没有这项节日,言嵘也怕多行事端,干脆称病辞了邀请,等到晚上热闹消退了不少这才偷偷出门。

    自然不是从驿馆大门出去的,从大门出去还是头一天面见虞帝陛下。那天回来的路上就遇到了林姑姑,大梁名医周老先生的徒弟之一,也是如今隐藏在大虞的眼线之一。避开大虞耳目出入驿馆的路径,便是她告诉言嵘的。

    来了东京这么长时间了,言嵘走遍了东京街头,自然轻车熟路。今日的东京街市,较往常更加繁华热闹,尽管已经接近节日的尾声,熙攘的街道仍然是车来车往,人声鼎沸。

    言嵘和长歌换了大虞的服饰,在街上随意闲逛,来往众人或欣喜讨论白日里佛像游行的壮观景象,或叨念斋会琐事、求子结缘。大虞百姓热情好客,脸上不见忧愁之色,连街边小贩都面色和善地端坐一旁,很少卖力吆喝,也不生气从大梁来的精干商家抢走他的生意,手里握了一把瓜子,准备嗑完了就收拾东西回家,再沿途给老婆孩子带点夜宵。

    “小姑娘是从外地来的?”卖首饰的老伯见言嵘的目光被他摊上的小玩意儿吸引,开口道,“长得水灵灵的,是从梁国来的吧?”

    “正是,”言嵘,“老伯是怎么看出来的?”她们还特意换了大虞的衣裳,居然这么好辨认的吗。

    “哎呀,如今大梁人来得不少了,大街上吐口唾沫砸到十个人,得有七个是大梁人呢。小姑娘也是跟着家里人过来经商的?”

    言嵘顺手推舟,“是的,跟着家父来这做点茶叶生意。”

    “茶叶可是高端生意啊,就是需要来回奔波。不过啊,近年两国通了水路,想必也方便些了。”

    “的确如此,但一时半会想家也回不去。”

    老伯聊着聊着发现话题扯到了这,怕她因为战乱伤心,赶紧岔开话题,“小姑娘喜不喜欢河灯啊,送一个给你吧,今天好多人买了祈福放河灯呢。”

    “不用送,”言嵘示意长歌掏钱,“我们要两个。”老伯立刻打包给她们,言嵘拿着河灯端详,小小的一个,工艺不算太好,但相较于价格,算得上物美价廉了。

    言嵘没注意看路,抬头就撞上了一个人,那人一副臭脸,很不客气地开
>>>点击查看《曾道人间惊鸿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