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宋末枭雄 > 宋末枭雄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五章 鄂州危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宋末枭雄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五章 鄂州危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了这条思路,另外两件事情就好办了,茶叶也是一样,马上派人到临安等地求购茶种,有些茶园经营不下去了,甚至可以连人带树全部迁到岛上了。

    像南方这种雨水充足的地方,种茶种桑的成活率都非常高,开始时也不求多,可以少量让这些人练练经验,到了明年下半年应该就可以逐渐看到收获了。

    为此,赵阳决定在岛上建立一个纺织厂,茶叶厂和瓷窑,怎么建由贺有人安排,赵阳只是在旁边提点建议,但他毕竟比贺有人他们多出了七八百年的知识,虽然只是一个小建议,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贺有人他们经常被他无意的提出的一个小办法而恍然大悟。

    哦!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干。

    时间到了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寒,赵阳的府邸此时也已经搬离了华夏商社的总部,在新房区盖了一座宅子。

    这地方属于真正的私人地方,不仅是赵阳,李远、张万三、贺有人等首脑人物都有了自己的宅院,原来的总部则作为一个办公的地方。

    十月二十九,赵阳接到余县令的消息,他的官身已经下来了,昌国县尉,同时兼任昌国团练使,八品官衔,负责训练乡。

    不过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元军从襄阳一路南下,随州失陷,林兴庆只率了数百残兵逃到了郢州跟张世杰合兵一处。

    元军进攻郢州时遭到了张世杰激烈抵抗导致损兵折将,久攻郢州不下,伯颜无奈便派人劝降张世杰,却被张拒绝。

    之后元军没有办法一面派人佯攻郢州,却派大军攻沙洋、新城等地,目前正逼近鄂州、阳逻、汉阳一线,如果鄂州一失,那张世杰的郢州也将无法守住........

    “余大人,那张大人这时岂不危险了,朝廷方面可有派援军支援?”赵阳听到张世杰到消息后便问道,不过他知道张世杰一时死不了,却是关心林兴庆的安危。

    余县令长叹了一声道:“哎,朝廷,自从大行皇帝驾崩后,朝廷都由贾大师说了算,此时朝中更是议和之声一片,哪里有派过援军北上啊。

    这不已经丢了沙洋,元军逼近鄂州了,才想起要派兵支援,目前想从昌国抽调两千乡勇北上,会和江州、洪洲、吉州的兵马支援鄂州。

    庆元府安抚使刘大人不日将来昌国商议调乡勇北上之事,不瞒赵兄弟说,昌国现在府库空虚,钱粮都已经用于赈济了难民。

    现在岛上共有弓手三百余人,乡勇一千左右,就是全算上也没有两千人,矛大人现在来要这么多人,咱们可怎么办啊?”

    赵阳其实也清楚,余县令的说法应该和昌国的实际情况差不多,现在岛上来了这么多人,而且有增无减,朝廷虽然有派发一些粮食,不过大多数都用于建康前线,加上连年战事,征集徭役很多田地都荒废了。

    朝廷下拨都钱款很大一部分用于打造战船兵甲,不过这也是表面上的数字,其很大一部分却进了私人腰包,很多兵器甲胄在战场上几乎还没有怎么使用就到了报废到边缘。

    “呃,既然刘大人要咱们出两千乡勇,想必定给咱们准备了不少的兵器钱粮吧,余大人不必太过担忧,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咱们昌国,说别的没有,但却有的是人,对吗?”赵阳安慰余县令道。

    余县令也听出了赵阳的弦外之意,大呼:“喔.......赵大人的意思时,哎,你看我糊涂啊,怎么将这事忘了。”

    “余大人,我看此时好办,您马上让人安排下去就是。”说完对着余大人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语。

    余县令听完后,脸上的全然抛去了脸上的阴云,简直拨开云雾一般,对着竖起大拇指笑道:“妙载啊,赵大人好主意啊。”

    次日晌午,昌国码头上一艘官船缓缓靠岸,赵阳却认得这是一艘大约一千料的沙船,这种船在宋军的船只中虽然不算很大,但也不小,能够用的起这种坐船的官员来头应该也不会太小。

    这时候从船上下来一名中年男子,身材微胖,一 双眼睛非常有神的打量着岸上的官员,赵阳从此人的神态举止上看,应该是长期久居上~位所养成了一种威严。

    这种威严,哪怕是余县令这种级别官员也不具备的,众官员在他还没有下船时便纷纷施礼。

    赵阳见装也赶紧上去装装样子,随后那刘汉杰被余县令等人搀扶上了一顶八抬大轿,一路朝昌国城走去。

    不过赵阳对这刘汉杰却没有什么好感,虽然他对宋史懂对不多,但是这刘汉杰的名字却非常好记(刘汉奸),在赵阳的记忆里他应该是嘉兴府安抚使,什么时候跑到庆元府来了却不得而知了。

    刘汉杰众大小官员随刘汉杰进入县衙后,那刘汉杰也不客气,居于主座,王县丞和余县令也随同赵阳等人依次坐下

    “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命人在醉仙楼备下酒席,为大人接风洗尘。”余县里首先上前恭敬的说道,不过看情形他还是有些紧张,按理说这种天气应该有些寒意才是,而他却额头微微的冒汗。


>>>点击查看《宋末枭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