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泣血英魂 > 泣血英魂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章 如夏正月(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泣血英魂 章节目录 第七章 如夏正月(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此时,长安城中正有一人辗转反侧地睡不着。此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杨国忠。

    今天午后,天气骤然热了起来,就如同有人钻到地下燃起大火,让京城长安变成了大蒸笼。在宰相处理事务的政事堂内,未来得及脱去棉袍的宰相杨国忠更是一阵阵燥热和慌乱。

    最近三年,杨国忠感到来自安禄山的威胁越来越大。安禄山不仅深得唐玄宗的器重厚待,还深受袍妹杨贵妃的喜爱。现在安禄山已是三镇节度使,掌管着二十多万兵马。如果再让安禄山的势力无节制的膨胀,那么将会冲击自己第一宰相的位置。

    而能抑制安禄山的只有当今圣上唐玄宗。昨天,心虚来潮的唐玄宗在宣德殿召见杨国忠,询问当今朝政。杨国忠就军、民、税赋乃至刑案做了一一回答。谈及北方防务,杨国忠奏道:“启奏我主万岁,北方突厥、回纥皆已归顺,臣奏请减少范阳、平卢、河东节度驻军,以减少朝廷财力开支。”

    正昏昏欲睡的唐玄宗突然清醒过来。他瞪着杨国忠训斥道:“减少驻军,北方蛮夷就将纷起作乱,你这不是要朕自毁长城吗?真是愚昧糊涂!”

    杨国忠吓得赶紧跪趴在地,连喊罪该万死。

    唐玄宗又望着西北,说道:“安爱卿忠心耿耿,镇守边关,劳苦功高,朕怎能再节制于他?若不是边关需要安爱卿,朕就让他进京当宰相,这样朕便可以日日看到安爱卿了!”

    杨国忠更是吓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自己的心思一眼就被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的唐玄宗看穿。他郁闷至极。待走出皇宫,杨国忠又一阵阵恼怒:安禄山受皇上如此器重,看来此人不除,我杨国忠永无宁日!

    今天一整天的时间,呆在政事堂的杨国忠因为昨天的事情而恼怒不已。他仿佛看到安禄山正在慢慢地吞噬着自己。正愁眉不展时,吏部侍郎给他送来一份奏折。

    杨国忠不看便罢,一看顿时头大无比: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是河北道巡检使派快马送来的十万火急奏章。奏章上说清河郡粮食短缺,粮价暴涨,说再不增派救灾粮款,去年受旱灾的两郡十七县百姓就要忍饥挨饿,恐要发生骚乱。随奏章一起送来的还有河北道巡检使给杨国忠的一封私信,更为详细地讲诉了清河郡发生的状况。

    巡检使是自己提拔的心腹,不会骗他。杨国忠不由一阵阵恐慌。因为出现灾荒不同于边关的战事冲突。不管战争打没打胜,也不管兵士伤亡数千乃至数万人,只要土地没有被异族占领,都可以向皇上报以大胜。反正边关遥远,皇上不会亲自去彻查,失去的兵士自有那些节度使和将军们自行补增,皇上的赏赐也可变为抚恤所需的银两。但腹地受灾,且有一两百万人口之众,如发生骚乱,灾民攻占郡府县衙,抢掠国库,又如何瞒得住皇上?

    但他不想奏报给皇上,至少现在不能。今天是元宵佳节。在本该举国欢庆的时刻,惹皇上不高兴,就是只给自己找最大的别扭。万一皇上盛怒之下会亲自追查此事。那么,第一个板子就要打在自己的屁股上,说不定要被罢官下狱,甚至在秋后被押赴法场。

    杨国忠之所以如此担心,是因为赈灾粮款由他亲自拨派的。他还以为各郡县都有粮库,百姓手中也颇有积蓄,即使朝廷不动用国库存粮,不拨派银两,百姓也不止于挨饿。他为了取悦皇上,曾上奏说:“如今国库之充实,古今罕见。”其实这句话也并不算作夸张。所以,原本是五万两银子、五百万斤粮食赈灾钱粮,他只下拨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给了他自己。后来河东道巡检使也曾上奏请求增派粮款,但被杨国忠擅自压下。他还复信斥责河东道巡检使:“赈灾钱粮已经足够,作为巡检使不能只听下面说如何就是如何!”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落得要大面积闹饥荒的地步。他暂时忘记了安禄山。他脱去官袍,只穿着贴身的单衣,仍不断地拿起奏章往脸上扇风。

    就在这时,皇上派太监传来皇上口谕:请杨爱卿于酉时一刻前去麟德宫赴宴。

    杨国忠更热了。豆大的汗珠从他脑门冒了出来。他使劲擦了擦,用银子和笑脸送走太监,又开始紧皱眉头,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走着。

    但很快,杨国忠稳住了神。此去麟德宫有可能就是一次机会。每当皇上十分高兴的时候,只要不是军机要务便往往不听奏报而直接让他斟酌处理便是。

    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没到酉时,杨国忠便踩着一阵阵暖风,来到了雍贵华丽的麟德宫。他一脸淡定,看到其他官员和王公贵族还主动双手抱拳还礼,嘘寒问暖一番,白净的脸上不时露出春天般的笑容,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

    鼓乐齐齐响起之际,皇上圣驾来临。辉煌的灯火下,在宫门走下銮驾的唐玄宗携着贵妃杨玉环的玉手,在身后两排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之下,缓步走入麟德宫内。

    顷刻间,宫内中间过道两旁黑压压跪倒一片,并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玄宗和杨贵妃沿着中间用羊毛织成的十丈长的金色地毯,庄严地走龙榻前,转身站定,亲和地对众人说道:“众爱卿平
>>>点击查看《泣血英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