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泣血英魂 > 泣血英魂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大旱灾年(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泣血英魂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大旱灾年(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公元751年腊月二十八这天,还没到晌午的太阳便失去了耀眼的炽烈,变得慵懒而又遥远。不仅如此,它又撩拨起阵阵北风,似乎有意提醒着人们莫忘了现在仍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节。

    骑在马上的清河县令张巡仍没有觉得冷。他独自巡视三个里(乡)后,正走在回城的路上。前面就是清河,清河再往西北走上五里,便是清河城了。

    而脚下的这段路,似乎走的格外沉重。

    其实这段路已不算作是路。路面被人脚畜蹄车轮磨成细如面的粉末,马蹄踏上去,发出沉闷的噗噗响声。凌乱的风吹来,又扬起一道道黄尘,迷离着张巡和马的双眼。

    张巡翻身下来,牵着马躲过路面的沉重和沙尘的迷离,小心地往前走着。来到一丈多高的河堤上,眼前的景象又让张巡彻底心碎。

    上百丈宽的清河内看不到一颗干草。只有河滩中间铺着一层死去很久的贝壳,在西斜的阳光下散发着惨淡的星星点点的光,仿佛在哀思着曾经的水草丰美。裸露的细沙留下了风的痕迹,甚至形成了一道道小小的沙丘。站在河堤上就仿佛来到荒凉大漠的边上,一切都是那么死寂沉沉的凋敝和荒凉。

    无边的无奈又涌上张巡的心头。他清晰地想起了十二年前的清河。

    那年夏天,清河境内连降暴雨,滚滚清河水冲垮了清河河堤。洪水淹没八成以上的村庄农田,将县城变成一片孤岛,全县被淹死的百姓十之有三,家禽牲畜更是不可计数。清河惨状震怒了皇上李隆基。他亲自下旨将没有及时迁移百姓的清河郡太守、清河县县令革职问罪,并紧急从清河周围国库调拨大批粮食赈济灾民。

    张巡没有亲眼目睹洪水之汹汹。但一个月后他来到清河接任县令时,仍看到片片沼泽散布在广袤的田园之中和成群结队的灾民排队领取刚运来不久的赈灾粮食。

    老天爷的脾气却是反复无常且古怪执拗。十二年后,情景又完全反了过来。从自去年九月至今的十五个月中,清河县境内仅下过两场雨。可那两场雨还没打湿地皮,云彩便匆匆散去。今年开春后,张巡每日都会焚香祈求上苍保佑苍生,降下甘霖。可除了那两场点到为止的雨之外,天空被一种魔力遮住一般,即便阴云沉沉,也不见有半滴雨下来。到了六月,河道全部干涸,死去的鱼虾河蚌铺满皲裂的河床,发出热烘烘的臭气。八月后,骄阳下的清河县遍地赤黄,枯死的树木杂草遇到一点火星便能烧个漫山遍野。

    清河郡其它七县亦是如此。

    从那以后,张巡时常望着天空独自祈祷。可那时而晴朗辽阔时而阴云低沉的天空似乎隐藏着让人们永远都解不开的秘密玄机。它高兴了,让大地风调雨顺,无尽关爱世间万物。它怒了,可以选择干旱洪酷热严寒等等方式来宣泄,任由世上活物疾苦潦倒,却没有丝毫悲悯之情。在他面前,人定胜天似乎永远都只是一句诳语。

    于是,有人说这场旷日持久的干旱是天将异常的景象,是小人当道激怒了上苍,因而不肯降下雨来。

    这话是县丞东方思明说的。张巡不太相信:百姓缴纳的税负虽然有些增长,但还能忍受,还能做到安居乐业,至少清河境内如此。

    但后来发生的事,让张巡心中隐隐作痛的觉得东方思明的话并不完全错。

    按照惯例,颗粒无收的年景,朝廷不仅要免去赋税,还必须拨派粮款赈灾。十二年前的那场洪水,朝廷不仅拨派了足够的粮食,还运来大批的粮食种子。而今年,清河县虽没有缴纳皇粮赋税,但也没有收到赈灾粮款。这并不是因为朝廷没有下拨救灾粮食。去年十月,清河郡便接到了朝廷拨派的救灾银子和粮食。

    只是太守赵从祥却无动于衷,将粮食运进郡库,佯作没有收到一般的没有了下文。

    气愤难平的县令们来到郡府找赵从祥讨要。赵从祥却面带微笑,又似乎很着急地说道:“哎呀,本官正发愁如何该分给你们呢。你们来的正好,大家商议一下是按各县人头分还是按受灾情形分呢?”

    除张巡外,原本一心的县令们立即开始了争吵。有县令说本县人口最多,而其他六县令都在说本县受灾如何严重,百姓有如何苦,都应分到最多的粮食。但争吵半天也没有结果。

    赵从祥见状,满脸堆笑地对张巡说:“张大人,清河县库充盈,百姓家中余粮颇多,赈灾粮款先就不给清河了吧。反正这次朝廷拨派的粮款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先紧着其他各县,你看如何?”

    面对上任两年半的太守,张巡没有说话。他深知这位大人的伎俩。这位大人恨不得克扣下所有救灾粮款。他看着面前其他七个争得面红耳赤的县令停了下来,七双眼睛直直地看着自己。张巡猛然起身,走了出去。还没走出大门,身后又传来更加激烈的争吵声。

    张巡原本就没打算要赈灾粮款。他只是觉得赵从祥将救灾粮食囤积起来的举动极为不妥。这位赵大人说的没错,清河百姓手中的粮食很多。自从十二年前那场水灾之后,深知民以食为天的张巡号召清河百姓要“多积粮,备灾荒”。他自己也在城西宋老汉的农田
>>>点击查看《泣血英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