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一将功成万骨枯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章 初闻奇女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将功成万骨枯 章节目录 第5章 初闻奇女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丞相等人得意之际,慕太傅突然开口了。

    “皇上,此时兴修水利定是来不及的,故当前之急就是赈济救灾,安抚人心。《管子?度地》中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干旱便在其中。历来天灾对朝廷及百姓的危害都极大,若不妥善处理此事,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啊!”

    此话一出,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方才梁大人说的办法,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正如谢大人说的,此时造渠为时已晚。太傅所说正和朕的心意,当务之急确是赈济救灾,民心安稳了,我们才能有下一步的动作。”

    丞相的笑意瞬间僵住了,慕熙一番话,皇帝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口气,实难咽下!

    “皇上,老臣认为,赈济救灾是一计,但兴修水利也是刻不容缓!如不及时引水造渠,若是干旱持续不尽,那后唐……可就危险了呀!”

    皇帝皱了皱眉,不能否定丞相之言。现今大夏对后唐虎视眈眈,若后唐再起内乱,岂不是为敌人做了嫁衣?

    “太傅,你如何看?”

    犹豫之际,皇帝还是问了慕熙,而这一问,丞相心里就更恨了。

    “皇上,臣以为丞相所说言之有理。”

    慕熙这话一出,不仅是皇帝,连丞相也挑了眉。

    “太傅……何意?”

    慕熙上前一步,对皇帝拱了拱手,这才说道:“《荀子?王制》曾提到:‘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艾。’兴修水利实乃对抗干旱之妙法。然此事,可放在赈济救灾之后。”

    慕熙此话说得巧妙,明为赞同了丞相所言,实际上还是否决了。

    这之后……那就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了。但慕熙忠心后唐,也不会让此事拖得太久,水利乃是利国的大事,他还不至于会为了和丞相作对,而枉顾百万后唐百姓。

    果然,得圣心的人无论说什么,皇帝都会下意识往好的方面想,更何况这人说的本就是有利于江山社稷的事情。

    皇帝顿时就同意了慕熙的说法,丞相则是满脸不甘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赈灾的人选上花点功夫。修水利的事还没有眉目,丞相自然要抓紧眼前的事物,不能再让太子党得了先机。

    见慕熙并没有说此事何人去做,丞相连忙说道:“此举甚妙!三皇子一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他去做此事,再合适不过了。”

    掩去眼中的紧张,丞相只等着皇帝的回复。

    而刚才没有立到功的梁大人见此,也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皇上,丞相所言甚是。三皇子心系后唐百姓,听闻此噩耗后恨不得立马赶去灾区,为皇上排忧解难。”

    有了出头鸟,剩下的人也不再畏首畏尾,谁不知道皇帝对三皇子宠爱有加,要不是缺了个嫡出的名分,太子早就换人了!

    此时朝堂上已没有了先前的吵闹,一片附和声。

    谢大人见此,连忙朝慕熙使了眼色,慕熙却是不理会,谢大人也是无奈。

    皇帝扫了一眼站在下面的各皇子,从早朝开始,各皇子就没有说过一句话,看来是早知此事,任由旗下官员为自己争夺,而他们自个儿也就不会被怀疑。

    “此事交由三皇子不大妥当,还是让太子去做吧!”

    轻飘飘的一句话,没有理由,直接回绝了朝廷一半官员的意思。

    众人不解,却没人敢问出来,皇帝决定的事,谁敢左右?

    这下谢大人一干人算是放心了,怪不得慕熙没有说话呢,原来是料定了皇帝不会让三皇子去做这个事情!

    这次早朝,最开心的莫过于慕熙等保太子的人了。

    谢大人随慕熙一同跟随太子回了东宫,眼下长安城的人都知道慕熙与谢大人乃太子党,他们自然也不怕什么。

    一个太子能有几个心腹之人,皇帝也是不会在意的,毕竟当初他也是那样过来的。

    到东宫后,太子吩咐下人上了茶,便和慕熙二人进书房密谈。

    还未坐下,谢大人就忍不不住大笑起来,丞相在朝堂上的表情实在是太好笑了,他们又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个丞相,真是笑死我了。”

    听到谢大人的话,太子与慕熙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就只是淡淡的笑了,可他们眼中都是满满的喜悦。

    当上太子以来,三皇子一党就一直和他作对,阴谋一个接着一个,要不是身边有可信之人的帮衬,他这个太子早就被拉下马了,毕竟皇帝最宠爱的还是三皇子。

    太子李珏自小就平凡,因着皇后的关系,从不敢与皇帝太过亲近,始终有一股距离感。

    但三皇子就不一样了,皇帝宠贵妃,贵妃呢,也不像皇后那样注意形式,自然就让自己的儿子多多接近皇帝,自然就深得皇帝的宠爱。

    不过皇帝也不是昏君,不会放着祖宗旧制不管去立一个庶子为太子。

    还在太子多年来小心谨慎,没犯过什么大错,这才稳
>>>点击查看《一将功成万骨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