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还我河山1929 > 还我河山1929目录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回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还我河山1929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回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任林生坐在中国团团部的一把椅子上,看着夜幕下中国团阵地上的士兵,心中一阵酸楚,他内心痛苦的反复想着一句话:“现在该怎么办?”想想自己这几十年坎坎坷坷的经历,也算是戎马半生,当年,二十岁时跟着家里的几位老人来到俄国“吃劳金”,没想到刚到俄国没多久,俄国就和其他几个国家打起仗来,跟着就是俄国内战,到处都在拉丁,与其说是等别人来抓壮丁,还不如自己起来干。自己就和几百个中国老乡一起扯起了杆子,也是拉枪结伙的干了起来,后来,就加入了穷党,也是穷人的队伍,穷党就把他们队伍里的中国人都拨到了自己的这个队伍里,于是就成立了拥兵三千的中国团。后来中国团还到斯莫尔尼宫,给那个锛头儿—列宁站过岗。

    任林生看了一眼躺在身边沉睡的弟兄们,深深叹了口气。自己率领着这些弟兄们,在俄国内战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转战各地,顿河、库班草原,察里津,乌克兰,到处都留下了中国团的足迹。弟兄们一起出生入死,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团里光是荣获红旗勋章的就有几十个。弟兄们也都知道,当初列宁说的话,要把历史上沙俄从中国掠夺走的土地归还给中国。所以弟兄们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想起以后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收获,就特别有劲。每想到自从列宁死后,就没有人提这个事情了,不但没人提了,相反的,倒把蒙古又占过去了,而且从去年开始,又为中东铁路的事情和中国开战,本来,自己的这个团是作为预备队在后方担任警戒的,可是随着战事的不顺利,就把自己的这个团也调上了一线,在战场上,开始对方没有人知道这个团是由中国人组成,但是几次接触下来,当对方发现和自己作战的都是中国人时,就是另外一种方式了。

    开始的时候,每逢与中国团作战时,对面的自卫军士兵总是破口大骂,“你们也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帮助老毛子来中国打仗,来屠杀自己的同胞!?来掠夺自己国家的财富?!你们不是中国人,你们是一群汉奸,卖国贼!秦桧!”任林生忘不了那个在坚守自己阵地时战死的自卫军士兵的眼神,当那个士兵看到和他作战的是一群和他自己一样的中国人时,那眼睛里面满是仇恨和鄙视。

    当时弟兄们都耷拉了脑袋,自己不也想起在家时,看戏、听书和听老人们讲古,自古以来都是看重的忠臣孝子,可是,我们现在算是什么?大概以后的人评价我们的话,就是一句“呸!张邦昌!”了,难道我们的路走错了?这些弟兄就要被我连累成为千古罪人?

    可是后来,对面的声音就变了,不再是什么卖国贼了,而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老乡们,欢迎你们回家来!”有些弟兄听到家乡的口音禁不住痛哭流涕,隔着火线同对面的老乡叙起了乡亲。后来,就是不停地有人开小差。

    随着后方补给线的被切断,供应也成了问题,本来别的部队供应面包,中国团供应面粉,拉回来弟兄们自己做,不管是蒸馒头,还是包饺子,总比吃那又硬又黑的列巴要好得多,可是,从上上个星期开始,对与中国团的供应就和其他部队一样,甚至更差,拉来的都是列巴不说,而且数量也不足,和别人的部队比较起来,平均每人每天少半斤。任林生去找主管部门理论,对方的答复竟然是“反正你们中国人个子小,饭量自然也小,少半斤就少半斤吧!”气得自己当时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打得那个军需官满地找牙,官司打到集团军司令部布留赫尔司令那里,也是不了了之,这个星期的情况更糟,列巴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多。弟兄们吃不饱,自然是怨声载道。

    团部外面泥泞的战壕胸墙下,泥泞的地上,雾气腾腾,好像是挂在铁丝网的尖刺上似的。战壕底上积有半尺厚的泥浆。一条条的棕色小水流从枪眼里淌下来。几个中国团的士兵们,有的穿着潮湿的沾满污泥的军大衣,在护板上用锅煮着吃的东西,有的把步枪*在墙上,蹲在那里吸着叶子烟。

    “我已经说过多少次啦,不准在护板上生火!你们这些混蛋,怎么就不明白呢?”团政委利斯特尼茨基走到最近一伙围火坐着的中国团的士兵跟前,恶狠狠地骂道。

    有两个中国团的士兵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其余的人掖起军大衣的下襟,抽着烟,继续蹲在那里。一个脸色黝黑,络腮胡子,脸上布满皱纹的中国团的老兵,不时把一小束一小束干树枝塞到锅底下,回答说:“我们倒是想不用护板,可是政委同志,那怎么能生着火呢?您瞧,这儿的泥浆有多深!有好几俄寸深。”

    “立刻把护板抽出来!”“那我们就饿着肚子蹲在这儿吗?!是——这——样儿……”一个宽脸盘。有麻子的中国团的士兵皱着眉头,朝一边看着说道。

    “我告诉你……把护板抽出来!”利斯特尼茨基冷笑着用靴尖从锅底下把燃烧着的于树枝踢了出去。

    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兵不知所措地、冷笑着,把锅里的热水泼掉,低语道:“兄弟们,我们就算是喝过粥了……”

    士兵们默默地目送着沿阵地走向团部去的俄国政委的背影。长着络腮胡子的哥萨克湿润的眼睛里闪着萤火似的寒光。

    “
>>>点击查看《还我河山192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