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还我河山1929 > 还我河山1929目录 > 正文 第三章 端倪(上)(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还我河山1929 正文 第三章 端倪(上)(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

    看着从车窗外飞快掠过的景物,东北深秋初冬的时节,已经是一片萧瑟气象,高梁杆儿心中感慨万千,七月份从北大营出发北上,数万大军兵车相连,浩浩荡荡,可是转眼之间灰飞烟灭,六万人哪!死的死,散的散,其余的都被老毛子抓了俘虏,还好大多数弟兄都被彭华带队伍救了出来,自己还升了官,成了这拥兵数万的吉黑民众自卫军的参谋长,唉,真是人有旦夕祸福。

    想想这几个月来的日子,真是恍若隔世,先是部队打了败仗,自己和大部分人被苏军俘虏,准备押往西伯利亚去做苦工,幸好天不灭曹,我高梁杆儿也是福大命大之人,半路上就被自卫军救了出来。后来,其他几个旅的被俘弟兄也都陆陆续续的被抢了回来,彭华和余绍武把队伍重新作了整编,把原东北军和原自卫军混合编在一起,组成了四个纵队,将近五万多人。虽说东北军可以说是全中国装备最齐全、最先进的队伍,编到一起才知道,自己以前简直就是井底之蛙。

    这支队伍从军服、装具都要比东北军要高出一块来,要说高到什么程度,高梁杆儿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毕竟在他心目中从前的奉军,现在的东北军是中国最好的军队。至于枪炮,那就更不用提了,这些年跟着郭军长和少帅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见的世面也不少了,什么日本造、德国造、英国造、美国造、俄国造,还有什么意大利造、法国造、西班牙造,见得太多了。可以说,听到枪响,就能分辨出枪的种类和牌子,甚至是枪的使用年限,是新枪还是老枪。可是,对于自卫军装备的枪支、火炮,还有其他的各类器材装备,高梁杆儿都是一头雾水,看不出来是哪里生产的。而且,再看自卫军的技术、战术,不说别的,单单刺杀技术一项,学的既不是华刺,也不是东洋刺,而似乎是将华刺和东洋刺结合起来,又重新做了编组,使刺杀技术更简单,更有杀伤力。不光是这一项,其他很多东西,步兵战术、炮兵战术、骑兵战术、工兵技术,都和自己在东北讲武堂里学的东西不太一样,但似乎都比自己学的要高明。

    这打了胜仗的军队就是不一样,从前线回来一路上都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昨天在南满铁路上车时,平时傲气十足的日本站长,点头哈腰的把咱们送上了火车,而且让弟兄们坐的是票车,不是以往坐的那种闷罐车。他从车厢这头儿走到车厢那头儿,看着摆放在车厢地板上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看着那些正在睡着觉的士兵,特别是看到那几个白俄机枪手和迫击炮手,高粱杆禁不住发出一丝苦笑,这个队伍里的人员太混杂了,中国人是当然的大多数,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俄国人和朝鲜人,俄国人里又分什么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总而言之都是那些白俄。

    说实话,在东北军中有外国人服役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初的“三八旅”里就有日本人充当排长,奉军的飞行队里还有法国人当飞行员,至于张宗昌的白俄军,那就更乱了,除了白俄之外,日本人、朝鲜人,还有参加过欧战的法国人,乱七八糟一堆,让他自己都头疼。看着俄国士兵的高鼻深目,“我快成张宗昌了,”高梁杆儿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这些人倒是听招呼,能做到令行禁止,都是好兵。不像张宗昌手下的那些家伙,简直就是一群强盗。”

    沈阳,在老百姓俗称“日本站”的满铁车站上,一群欢迎的人群打着各种各样的横幅,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等着欢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凯旋。自从东北易帜以来,特别是开始接收中东路以来,整个东北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现在又听说前线打了胜仗,今天是一位前线的将领回沈阳的日子,不知是哪个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阳的各个大学、中学,东北大学、冯庸大学、沈阳高等师范学院、奉天外国语专门学校、奉天文学专门学校,同泽中学、同泽女子中学,这些学校今天都有学生出现在站台上,等着欢迎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归来。

    终于,一列火车缓缓的驶入了车站的站台,人群一拥而上,在每一个车窗前寻找他们的英雄,直到旅客们走尽,他们也没有看到一个从前线归来的军人。一个学生抓住一个火车上二等车的茶房,“从中东路前线回来的人呢?”学生急切的问,“先生,您问他们哪!?他们在皇姑就下车了,有一队汽车把他们接走了,说是送到北大营去了。那队伍,那场面真是,啧啧啧。”茶房摇头晃脑的炫耀着自己的见闻。

    学生们遗憾的彼此看了看,“怎么办?人家去北大营了,难不成咱们去闯北大营吗?那可是军事重地。”一个学生有些气馁了,“没关系,过两天张少帅还不得开大会庆祝胜利?到时候我们再去就是了。”那个学生领袖像是在安慰别人,但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此时此刻,在大连一座花园洋房里,一个日本人模样的人正在和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正躺在烟榻上隔着一盏太古烟灯聊得热火朝天,旁边一个身穿旗袍长着水蛇腰的女人正在烧着烟泡,那个日本人恭维的对那个大个子中国人说道:“此次如果效帅出山,登高一呼重整旗鼓,则吉黑两省指日可下,然后挥师南下,平定奉天,大军入关与南京政府和冯玉祥、阎锡山之流决战中原,
>>>点击查看《还我河山192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