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 >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两百二十一章 布设雷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 章节目录 第两百二十一章 布设雷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对于775团的老兵们来说,这样的炮击虽然强度很大,但是依然有机会在炮击的时候把命保住。一般来讲,在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受到炮击,最佳的方法就是趴在地上拼人品,因为像新兵一样爬起身来跑的话整个身体暴露的面积会很大,很容易被炮弹破片给击中而死亡。趴在地上这种姿势是身体暴露面积最小的姿势,当然不能说一定不会被炸死或者被震死,但是可以拼人品拼运气,总有一定的几率能完好无损。

    这时的选择就能看出没有参加过战斗的士兵和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之间的区别了。一般来讲,新兵没有见识过战场上的这种阵仗,因此一旦遭受炮击,新兵们的心理素质极易会发生问题,毕竟畏惧死亡是每个人的天性。在慌乱的情况下,人总是会因为惊慌失措而选择一些错误的办法。

    而战斗经验丰富和已经参加过战斗的士兵心理素质肯定会好于新兵,他们心里也很清楚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不利。但是这些士兵相对冷静,知道此时起身基本上都会丢掉性命,而趴在地上因为几率问题反而会有一定的活命机会。只要第一轮炮弹落地后自己没有被炸死,那么就可以选择爬到炮弹炸出的弹坑里进行躲避。

    要知道在战场上炮弹炸出的弹坑对于躲避炮弹是有非常好效果的,因为火炮在发射完第一发炮弹后就算是有固定火炮的炮锄而总会因为后坐力而使得火炮发生一些轻微的位移。那么火炮在发射第二发炮弹的时候因为这些不起眼的位置移动而造成第二发炮弹的落点不会与先前发射的炮弹落点完全一致,火炮的位置轻微移动会使得炮弹的落点会相差几米甚至十几米。也就是说前面发射的炮弹弹坑里基本上肯定不会落下第二发炮弹,那么先前出现的弹坑从理论上讲就是个非常好的防炮击隐蔽点。这种经验是参加过战斗的士兵们通过其他人血的教训而学习到的,新兵完全不会有这种经验。

    因此775团虽然没有像样的防御工事,还受到了炮火的覆盖,但并没有全军覆没,反而保存下来一些力量。这些士兵都基本上躲在弹坑里准备迎接德军的冲锋,德军炮弹炸出的弹坑反而成为了他们的防御工事,只是这种防御工事是敌人给修建的,并且呈一些分散的点状而不像正规防御工事是线状。

    正当775团准备接受德军第4装甲师的冲击时,严大力带领着三营已经沿着公路向东走了大于5公里的路程。他命令三营停了下来,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在公路以及公路两侧开始布设反坦克地雷。

    这些地雷被布设的宽度比较宽,与公路呈垂直方向分别向南北两侧延伸了大约一公里。而雷区的厚度则只有一百米左右,每个反坦克地雷之间的间距比步兵条例中的间距要大不少,并且密度并不规则,实际上是东一坨西一坨。

    三营所有的人都加入到了布雷的行列中。按照严大力事先的安排,在最先布设的地雷上稀稀拉拉地插上了已经写好的德语警示牌。而在更多没有布雷的地方也同样插上了这种警示牌。

    最开始营里的几名连级军官并不理解严大力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就连依瓦什科夫都不能理解。他还专门跑来询问道:“西多罗夫同志,布设雷区我能理解,但既然已经布雷为什么还要专门立上警示牌通知德军呢?要不是我很了解你,我认为你这是在帮助敌人。”

    对于这样的问题严大力其实想回答,但是他认为前面的防线其实并不能阻挡德军装甲部队太多的时间,因此指着西面用俄罗斯人简单粗暴的方式回答道:“依瓦什科夫同志,我这么做是有我的原因的。现在时间紧迫,你回头看看西面,我们曾经的防御阵地现在有很多炮弹爆炸而产生的烟柱。敌人正在进攻,我建议你还是赶快去布雷吧。等完成后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由于严大力是部队的军事主官,对于军事行动负有全责。因此依瓦什科夫这个政工干部也没有权利去干涉部队的作战行动,只得按住心中的疑惑也加入了布雷的行列。一时间这一地区大家都在挖坑埋雷,灰尘扬得到处都是。

    等到三营基本上将雷区布设完成后,从西面远远的开来一支队伍。严大力心里一惊,难道德军怎么快就突破防御了?他正准备下令让三营后撤防御时,古谢夫派人来向他报告说,是基利杰缅科中校带着本团的另外两个营赶到了。古谢夫的七连作为严大力的老部队很受严大力的重视,因此在布设雷区时他专门把七连放出去作为警戒部队以防万一。古谢夫这个老部下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严大力对于他非常放心。

    对于基利杰缅科中校将974团的主力带来,严大力还是很高兴的。在他的计划里除了在这里布设雷区以外,他还想继续顺着这条公路向东继续撤退,每隔几公里就设置这样一种雷区。其实他曾经考虑过沿着公路就这样一支把雷区设到博科夫斯卡亚的西郊,但是由于三营所携带的反坦克地雷是有限的,三营每个士兵除了携带武器弹药外并不能携带太多的反坦克地雷。因此才会隔一段距离在设置一次雷区。但愿基利杰缅科中校所率领的另外两个营也能携带一些反坦克地雷。

    但是严大力失望了,在见到基利杰
>>>点击查看《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