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农门辣妻:拐个王爷来种田 > 农门辣妻:拐个王爷来种田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准备秋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农门辣妻:拐个王爷来种田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准备秋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品文叔对陈素说道:“走吧,我带你去地里转一圈,我觉得高粱差不多熟了,你也看看,要是能收咱们就收了。”

    其实陈素也是第一次种高粱,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收了,但是她觉得品文叔说可以收了,就是可以了,不过自己还是应该跟着去看看,总不能当甩手掌柜,跟着还可以多长长见识。

    于是,叔侄两个一起,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走走停停,把三十亩的高粱地看了一遍,心里有了初步的打算。

    陈素想要收了高粱之后,先在陈家村卖几天,让附近的村民都能享受到一些优惠,然后再到县城卖,卖高粱之前,先在县城大大小小的角落贴一些告示,然后集中五天左右的时间,让大家尽快来购买高粱。

    陈素还决定把所有的高粱杆,白送给村里的人,谁家想要的可以自己到农庄旁边的秸秆堆上来自取,拿回去编锅盖、编席子,编簸箕都可以,这些想法都得到了品文叔的支持。

    其实品文叔心里想的是,陈家一夜暴富,很容易遭村里人的嫉恨,陈素收了这么多的地,虽然都是别人自愿卖的,陈素也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了,但村里难免有人说陈素是借着天灾大发横财,侵占村里人的田地,若不是陈素一向帮人看病,积德行善,广施恩惠,只怕还有更多的人在背后乱嚼舌根。

    陈素不怎么在村里呆着,也少跟村民来往,自然是没有听过这些流言的,但品文叔是听过的,流言无稽,品文叔本来不愿意告诉陈素让她烦恼的。但陈素这些举动,都是大大造福乡邻的,这样一来,谣言也就可以不攻自破了,这也是品文叔非常支持陈素贱卖粮食,白送秸秆的原因。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素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对大家说道:“趁着饭前,给大家说两句,咱们的高梁已经熟了,所以我想着明天开始收高粱,只是这样一来,就必须把晒场打好了,今天下午,所有人就先去平整晒场吧。”

    “另外,这么多的高粱米,脱穗也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后天我想要招一批妇人专门给高粱脱穗,大家家里如果有五十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母亲、妻子,也可以带她们来这干活儿,只有一点,不能带着孩子上工干活儿,工钱是二十文一天,只是大家要从家里自己带脱穗的石臼过来。”

    “这几天农忙时节,若非必要,希望大家不要请假,保证我们秋收的进度才好。”

    陈素说完,众人都点头应是,互相商量着回去问问看自己的母亲、媳妇有没有肯过来做活儿的。

    下午,大家拿了各自的工具,开始去平整晒场了,晒粮食的晒场,是土做的,所以每到收获的季节,都需要大家去清扫,之后少量的洒一些水,再拿着铁做的圆饼状的杵头把土地给夯平整了,才能在上边儿晒粮食。

    在没有任何机械的农耕时代,粮食从种到收都非常的艰难和费力,播种要考锄头平整土地,刨坑,再用手洒种子。除草全是人工拔除,收粮食要拿着镰刀割,然后切掉高粱穗再用石臼打下来,石磨脱壳碾成粉才能使用,费时费力,但也没有别的办法,陈素前世没有种过地,

    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先进的农具,只知道有收割机、播种机,但是见都没有见过,对里边的结构更是一窍不通,完全没有任何想法,也想不出什么想法来。

    陈素不禁感叹,哎,自己前世还是知之甚少了,所以到了这边儿,常常后悔自己的知识都不够用,想着以前为什么不多了解一些呢。

    七八个男人,在晒场上干得热火朝天,陈素和李婶子一起,到农庄给大家烧了热水,拿着壶和碗摆到晒场边儿来,谁口渴了就可以过来喝了。

    人多力量就是大,这么大的一片场地,下午时候刚好都收拾完了,明天割下来的高粱,先在地边儿切了穗,然后拿到场地上准备给雇来的女人们脱穗。

    下午工人们走了之后,品文叔和阿三一起把农庄的镰刀磨了磨,好供明天使用,陈素在一旁看着磨刀,觉得很是新奇。

    第二天一早,秋收正式开始了,为了让大家干活儿卖力一些,陈素还特地跟李婶儿说这几天吃得好一些,别让工人们抱怨活儿重还吃不好,李婶儿一一答应了,上工也比平时要早一些,陈素得空也帮李婶儿干一些活儿,免得她一个人做饭忙不过来。

    按照品文叔的估计,所有工人割高粱,三天差不多可以割完,脱穗至少还需要10个人,两人切穗,八个人脱穗,这些工人的家里人,只有三个有空过来,那么就还得从陈家村再找七个人过来。

    陈素想了想,把这件事交给干娘办最合适不过了,吃过午饭便到干娘家里去了,一进门便说道:“干娘,有个小事还得您老人家出马才行。”

    干娘崔氏笑呵呵的说道:“啥事啊素儿,不用跟干娘客气,有事儿就说。”

    陈素便直接了当的说道:“庄子里的高粱要收了,我想雇七个人干活,干娘您在村里人员最好了,帮我想想有没有吃苦耐劳一些,不偷懒耍滑的人,推荐几个过来,一天二十文的工钱,中午也管一顿饭。”

    干娘笑呵呵的说道:
>>>点击查看《农门辣妻:拐个王爷来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