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2章 忽听春雨忆江南(1)(2)(3)(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章节目录 第112章 忽听春雨忆江南(1)(2)(3)(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张謇一直把这话记在心底,在参加追悼会的时候,也在对自己的反躬自省上。

    实业一日未成,事情还没到最坏的地步,张謇就绝不轻易言弃。退一万步说,大生公司毕竟是被抵给了中国人,外国人压根沾不了边,张謇不认为有多大的隐忧。

    他奉行棉铁主义的思想已久,到后来,“铁”字却被盛宣怀等人给卖了,但他务必保证,在那“棉”字上面,始终挂着中国的牌子。

    几日后,张謇突然接到永丰钱庄李济生的电话。

    “张先生,您好。我们将委托一个人,替上海的债权人,过来做考察。望您体谅一下。”

    在财团之中,借钱数目最多的,恰好是李济生,他当然有资格首先提出这一点。

    张謇对此十分看重,立马回道:“好,我马上安排人接待一下。请问前来考察的,是哪位先生?”

    李济生在电话那头笑道:“正是犬子升伯。”

    “好的。我们尽快约好时间。”

    挂了电话,张謇把“升伯”二字念了两边遍,忽而一拍大腿,道:“李升伯,难道是他?”

    回想起李升伯少年时的模样,穿得十分讲究,面容干净秀气,一看便是富人家的孩子。再想起,李升伯在之前的来信中,说他“不日回国,定登门拜谒”,张謇立时确认了,喃喃自语道:“这孩子是要来帮我的啊!这一次,大生有救了!”

    2

    几日后,按照约定的时间,李升伯来到南通,与张謇会面。

    十数年过去了,李升伯已是年近三十的男子了,但其眉目之间,依稀可见往昔少年时的锐气。除了锐气,还有因学问才干的增长,而倍增的睿智。

    李升伯的目光,在黑框眼镜的后面,显得格外深邃,但却满溢着温煦和谦虚。

    “我是李升伯。先生,我来了。”

    他握住张謇的手,出口便是透着熟稔的一句,而不是一般人常说的“久仰久仰”这类客套的说辞。这让张謇身边的大生董事们倍觉意外。

    董事们不知张謇与李升伯的神交,还以为他们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彼此都碰着眼神,暗自欢喜,心想,既是熟人,那话就好说了。

    张謇身后,还站着自己最得力的助手江导岷、吴寄尘等。

    见李升伯这般热络,张謇心里也是欢喜得很,回握住他的手,亲切地问:“回国几日啦,升伯?”

    “也就五六日,见了见朋友。早先听我爹说,财团要请个人过来考察,我便自告奋勇了。”

    知情的,不知情的,听了这话都轻轻笑起来。

    张謇心道,李升伯专业对口,又在国外考察多年,还正好是李济生的儿子,确实是再适合不过的考察人选了。

    此时,为张謇所不知的是,李升伯不仅是考察负责人,也将代表银团接管大生。三

    自那日跟李济生沟通后,张謇便已着手安排考察路线,其中包括准南垦区以及南通城内的纺织、垦牧、教育、慈善等事业。

    此时,见了李升伯,张謇自是要以正事为先。旁的想说的话,只待考察结束再叙。

    3

    考察结束当那日,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请李升伯吃饭、畅谈。江导岷、吴寄尘则陪侍在一旁。

    李升伯道:“那时,我还在上海民立中学读书,曾随老师一起去南京参观南洋劝业博览会。那时,我早已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但当我听了您的开幕演讲之后,才真的近距离地走近了您。”

    张謇感激地一笑:“幸何如之。”

    “陈老师也说,在您之前,洋务派官员们倡导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虽然也办起了很多产业,但我认为,这不算是实业。”

    见三位长辈,都投来了探询的目光,李升伯才道:“真正的实业,是让国家更强大,百姓更富裕,而不是借着办厂之名,把那些肥水都引进自己的田里。”

    陡然听得这话,张謇只觉心上一震。这不正是他自己的想法么?可他明确理想之时,已是四十不惑的年岁,眼前这个后生,还那么年轻!

    张謇咧嘴大笑,忙对江导岷说:“找服务生拿酒杯。”

    江导岷忙劝道:“说了不喝酒的。”

    “诶!不打紧,今日得一知己,当浮一大白。”

    李升伯、吴寄尘本也想阻他,但见张謇确已兴奋难言,遂不再拦他,只在喝酒之时,劝着他少喝一些。

    趁着酒劲,张謇将自己实业救国、地方自治、筚路蓝缕之心声,一一倾吐。说到伤心处,眼角都沁出泪来。

    逾时,他又笑问:“升伯啊,说说你在美国的见闻,如何?”

    李升伯便遂了他的意,娓娓道来。

    也是经他口述,三位老人才知道,李升伯在那次世界丝业博览会上的所闻所感。

    那时,中国代表团展示了织镂精美的丝绸,还有炉火纯青的传统工艺,惊动了全世界。但与此
>>>点击查看《春雨——大国绅商张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