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农家俏丫头:致富生娃子 > 农家俏丫头:致富生娃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3章:五斤白米(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农家俏丫头:致富生娃子 章节目录 第253章:五斤白米(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穷啊,饿啊,朝廷不是拨了银子吗?快拿出来分一分吧。

    此时,璃王爷的特长就充分的发挥了出来,笑话,没有皇上压着,正常的情况下都是他去别人身上捞银子,能在他身上捞银子?呵呵。

    封地是他的了,银子自然也是他的了,怎么花都是他,不他王妃说了算!

    内外不分又如何?天高皇帝远了,皇帝眼皮子底下都能放飞自我,自己的地盘还不能做主了?

    一群地方官碰了一鼻子灰,纷纷摇头,这不是个好兆头,淮州是要完了!

    完了,第二天传这个话的人就完了,什么完了?本王来就是救黎民与水火之中的,怎么不收买你们这些地方官就是完了?

    当天,淮州知府就完了?

    这操作,也太粗暴了吧?一般的情况下,就是要换掉地头蛇,也要等自己根基稳了吧?

    昨天才来,今天就拿掉了淮州知府?真的是不闭嘴都不行。

    坊间传闻,璃王在京城就是“小霸王”一个,肆意妄为,皇帝都管不了才放到这不毛之地的,他管不好封地,回去还是皇子,但是在他手下不听话,现在就能弄死。

    传闻也是有依据的,你看着人家年轻没根基好欺负,人家根本就不跟你讲官场的那套弯弯绕绕,直接就把你拿下掉了。

    奔波辛苦,杨雪美美的睡了一觉,许管事已经将家中其他人安置妥当了。

    按理,新王来了,应当稍微走动一番,熟络群臣,王妃也当三天一赏花,五天一看月与家眷们联络感情,现在倒好,第一天淮州知府就下去了,大伙都是观望,谁也不敢动。

    观望也是想要看笑话,不说多忠诚与前知府,但是王妃似乎也是个有意思的人,有夫人去拜访,也是接见的,有送礼的也是回礼的,只是不经意的道:在京城,别说是你们这样的恭人宜人,在她没封号的时候就能把王妃、国公夫人给拉下来,现在正儿八经的王妃了,更会玩了。

    恭人宜人,也就四品五品能有个封号就已经沾沾自喜了,王妃、国公夫人那可都是一品夫人啊,这玩的大啊。

    最让人在意的是,一个王府的王妃下了,她和新王妃关系极好,一个国公府的夫人下了,人家世子还给送礼,这操作,让人想得多啊。

    短短两天,各种传言满天飞,一群准备看好戏的官吏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下马威不能给,谁知道璃王会不会抽风跟灭土匪一般一锅端了?

    不好好办事是一回事,作对那直接就是丢官的买卖,人家连个借口都没找,就是不听就滚。

    当天,淮沙两州的都督就来拜见了,其他的官吏自然也不敢摆架子。

    璃王也很好讲话啊,只要你给我面子,我就给你脸面,标准的京城纨绔,那点小心思,都不用费心猜,京城纨绔脑子简单,就要下面的人听话。

    听话,他们是愿意听啊,但是这纨绔说的话大伙真不知道怎么听才好。

    盐碱地既然种不出粮食,那就别浪费朝廷的银子了,不种粮食了。

    种了都还吃不饱,不种那吃什么啊?吃空盐粒子吗?

    “王爷,这怕是不妥吧?这地里不种庄稼,老百姓吃什么?”石通判一个脑袋两个大。

    以前赈灾手段也是五花八门,都没这个绝,直接放弃治疗的感觉。

    “种庄稼又吃不饱,还不如种点枣儿什么的,本王爱吃。”楚璃依旧是漫不经心的道,完全就没放在心上。

    这操作,是直接找死啊!

    枣在这时代也算是补品级别的食物了,一般人家不够殷实也是吃不起的,你粮食都种不出,种枣?要不是昨天知府大人才玩完,马上就有人抗议了。

    但也不能不抗议啊。

    石通州也是急啊,“粮食可是老百姓的命啊,现在大家连饭都吃不饱,那还有精力去种枣啊?”

    楚璃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样,更是不屑,“淮州没有粮食,不会去长州、青山州买粮吗?本王又不是没钱,本王就喜欢吃枣,怎么了?”

    怎么了?

    这么说还真的这么干了,淮州的老百姓年年都要等朝廷救济,一家人才能勉强活下来,现在朝廷不但不救济了,连粮食都不种了,这还让人活吗?

    民怨这东西很奇妙,一般的时候说两句忤逆的话都还怕官府追究,但是一旦沸腾了,就是官府都敢抄了,所以淮州贫瘠,皇帝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在民怨还没有开始上涨的时候,官府就传来消息了,王爷喜欢吃枣,以后淮州的田里种枣树,王府每个月给工钱,王府每个月发粮食。

    风向马上就变了。

    盐碱地能种出什么东西来,别人不知道,地里的百姓能不知道吗?

    产出的真的是少得可怜,商户们借机抬高粮食的价格,朝廷的各种税赋徭役依旧,百姓们苦不堪言。

    要不是拖家带口,要不是投靠无门,早就没人了。

    王府给工钱,王府发粮食,只要王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个大傻子来
>>>点击查看《农家俏丫头:致富生娃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