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东线别动组 > 东线别动组目录 > 章节目录 尾声悠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东线别动组 章节目录 尾声悠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战争仍在继续,奥古洛夫的别动小组也依旧在不断地执行着一次又一次新的任务,尽管小组内的所有惩戒兵组员——都获得了一次减免全部刑期的奖励,但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别动小组在前线始终都不断地被派遣各种危险特殊的敌后行动,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时,小组的任务使命才告最后终结。

    奥古洛夫在苏军总参谋部第四局继续领导别动小组策划和指挥特种行动任务,战争结束后调动到远东后贝加尔军区任职,执行对日情报侦察和战后德日战俘及战犯的审讯清查;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对中国及朝鲜军事援助的工作中,具体负责过运输协调、及战争情报搜集和汇总总结任务;1955年调回莫斯科国防部在改组后的总参谋部海外特别情报联络局供职,主持东欧地区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活动的镇压和针对北约各国军队前沿部署的情报搜集工作,1966年从苏军中将军衔上退役,1986年去世。

    库珀什涅金从1944年5月起,就恢复了在莫斯科总参谋部第四局的服役,并获得了少尉军衔,后期参与了协助奥古洛夫、许杰鹏和姚四喜策划制定的历次特种行动任务,战争结束后也仍旧留在总参谋部,1955年曾与调回莫斯科的奥古洛夫重逢,1956年从中校军衔上退役;1960年经奥古洛夫和其他总参谋部的多年故交帮助,顺利办理移民到了瑞士,几经辗转后在格拉鲁斯州一座山间景区小镇定居,开办经营一家滑雪旅馆作为主要生活来源,闲暇时光把钓鱼和登山攀岩作为主要娱乐,并一直生活到1974年病故。

    帕什纳波夫在苏军驻东德的“西部集群”部队服役,历任连长、营长和团作训股长,最后担任集团军司令部参谋人员,具体分管战备作训、以及针对北约军队的敌前侦察情报工作,曾多次参与执行过挫败和抓捕西方特工情报人员的渗透破坏行动;1960年从上校军衔上退役后,加入了全苏卫国战争老兵战友协会,并且领取退休金和曾经执行秘密任务的保密津贴,长期致力于清查和寻找在卫国战争中苏军离散、失踪、失散人员的公益事业,1986年在卡卢加去世。

    克利曼诺夫在战争刚一结束后就移民前往了伊朗,在德黑兰开办了一家古玩及艺术品商店,并在当地结婚;几经多年的商海沉浮、营利点滴积累,生意终于逐渐壮大,并在当地小有名气;由于善于钻营、洞悉社会形势,1979年在伊斯兰愅命爆发的前夕就敏感察觉到了社会变愅来临的政治气味儿,因而举家及产业全部成功转移到了土耳其,从而避开了愅命后引发的长期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1995年在伊斯坦布尔去世时已经经营积蓄了约12000亿旧里拉的财产,折合新币约120万新里拉或80万美元。

    布季先科耶维奇在战争结束后当了莫斯科某邮政分局的一个邮递员,工作中邮件的分拣、分包、装卸和递送等业务的效率之快和酒量一样著称,后来一直做到了邮局副局长,工作闲暇时经常和当年的惩戒营战友们聚会、回忆曾经的战斗岁月,但始终保守了自己在战争中所曾执行过的特殊任务的秘密,身边的熟人始终不明白,这位老友除每月固定工资外、还得到不菲的保密津贴和生活品特供证是从何而来,1975年因多日不出门而最终被邻居们发现死于饮酒过度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尤马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家乡阿尔汉戈尔斯克,并在某机械制造厂当了一个钳工,作为战后巨大人口损失下的宝贵青壮劳力,工作勤奋,很快成为了生产主力,从车间班组长做到车间主任,直到调入了市工业局后仍保持了严格履行工作规章制度和勤奋作风,但是对于机关内积弊的工作效率和官僚习气作风改善不大,1979年从统计处处长的职务上退休。即便是在苏联澥体后,也仍旧凭着按月领取“战争期间特种任务的保密津贴”而生活无虞,1992年寿终正寝。

    许杰鹏和姚四喜在卫国战争结束后,返回了苏联远东地区的抗联国际旅,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随同苏联红军打回了东北老家、参加了澥放东北全境的战斗;日本投降后,中共武装挺进东北,又参加了国际旅协助抢占北满地区各大工业城市和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山林剿匪的行动,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土地改愅,同时期转入东北民主联军社会部负责反特工作,清查、抓捕国民党保密局潜伏渗透特务和镇压反愅命份子,但由于在卫国战争期间欧洲地区的工作战斗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内城市的情报与对敌斗争特点,因而表现并不出色、也未能取得什么太过重大的反特工作成绩;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在中苏友好协会、黑龙江省萎统战部工作。文愅期间、中苏关系恶化,两人因为曾在苏军服役的经历、身穿苏军军服的照片、以及获授的苏联勋章和奖章等,被错误地诬陷为“苏修特务”而遭到严重批斗迫害,被下放到黑龙江兴凯湖农场接受劳动“再教育”,各自的家属也迫于运动形势压力“划清界线”而离婚;1974年姚四喜病故、并在农场当地下葬,许杰鹏1978年平反后,经征求个人自愿、被就地安排在农场工作,任党萎副书纪,1988年去世后就葬在和姚四喜相邻的墓地,2
>>>点击查看《东线别动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