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沧海一麟 > 沧海一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0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沧海一麟 章节目录 第40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小妹堵心坏了,说:“二哥,真有你的,你看看咱这穷家有什么可分的?这些年你上学、结婚、买房,不都是家里娘儿仨拼命挣钱供着你?分家?亏你想得出!家里有欠账的时候你怎么不想着分账呢?”

    大哥“唉”的一声蹲在地上不说话,娘稳了稳神,开口了:“老二啊,娘知道你们在城里生活不容易,买房还欠了公家不少钱。这两年你哥和小妹没白没黑地种蔬菜大棚,总算把家里欠的这点儿账都还上了。咱娘儿几个谁也不背着谁,家里存折上还有3万块钱,是准备给你哥结婚用的,也算我的棺材本儿。你们看着分了吧。”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人心总是肉长的,老二红了眼圈儿没脸搭茬儿了,老二媳妇可够强悍,为了宝贝也顾不得要脸了,从继承法讲到继承权,直说得唾沫星子满天飞,绕了足有八个圈,才扯到那只咸菜罐子上。说什么他们两口子根本不看重钱,只要那只不值钱的罐子,还说什么这叫继承“精神财富”,要的只是对爹的怀念!

    两口子算得太精了,为防以后大哥和小妹反悔,非逼着老娘立个遗嘱。“咱娘活得好好的,立哪门子遗嘱啊?”小妹和大哥都气坏了。反正最后是老二两口子发扬风格,视金钱如粪土,如愿以偿捧走了那只“精神财富”咸菜罐子。

    他们走后,娘儿仨难过了好些天。倒不是心疼那个罐子,难过的是,老二肚子里装了那么多学问,怎么就把良心给挤没了?

    话分两头,还说老二两口子。俩人小心翼翼把宝贝罐子请回家,心底的兴奋就像往大水缸里摁皮球——这边压下去,那边冒出来。俩人给罐子洗了八回澡,捧着怕摔了,放着怕倒了,恨不得搂进被窝里。老二媳妇做梦都乐醒了,这哪是一只罐子啊,分明是名车豪宅的幸福生活在向他们招手呢!

    很快,俩人抱了罐子去找上回那位专家,这次得先交300块钱的鉴定费。毛毛雨,两口子现在还在乎这个?宝贝在手,这点儿小钱算个浮云!

    专家还确实是够专业,戴上白手套,拿个放大镜,里里外外一通儿瞅,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弄得两口子的心就像波浪里的船,一会儿浮起来,一会儿又沉下去。最后,专家把放大镜一撂,白手套一摘,抿了口茶,不说话了。嗬,把这两口子急的,我的专家祖宗,您倒是说话啊!

    专家终于慢悠悠地开口了:“文字是西夏文没错,年头儿也对,初步判断这是一件西夏瓷罐。”两口子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那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

    “目前全国认识西夏文的专家也没几个,要想译出这几个字,恐怕得找顶尖的古瓷鉴定专家茅大都。”专家再抿一口茶,“要我说,找茅先生也没必要,路费再加鉴定费,卖了这个罐子都抵不上。”

    啊?两口子一下就懵了,先别管什么茅先生草先生了,您就直说这罐子到底值多少钱吧。

    专家撂下小茶壶,道:“怎么说呢,这东西年头儿是不少了,有文物价值,可经济价值就难说了,市面儿上流通少,怕是没人认啊。既是家传的,我看你们就留着吧,做个纪念。要是嫌来回抱着太沉,500块钱搁我这儿也行。”两口子一听,差点儿坐地上,刨去300块钱鉴定费,这罐子才值200块?拉倒吧!蒙谁呢?俩人抱上罐子扭头就出来了。

    路上俩人不甘心,一个劲儿地给自己打气:“这家伙绝对是想骗咱宝贝,走,到别家看看去!”两口子打起精神头儿,这个阁那个斋的古玩店没少进,还真跟那倒霉专家说的一样,没人愿意要,给500块钱都算高价!

    两口子的丧气劲儿就甭提了,那可真是“好一似冷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心底幻化出来的彩色大泡泡彻底破灭!俩人回家后,越看那咸菜罐子越堵心,一个劲儿地骂那专家:你说你这不是坑爹吗?看完照片直接告诉我们不值钱不就得了嘛!何至于为这么个破罐子跟家人撕破脸?早知道,还不如要那3万块钱呢!得,两口子又眼馋那3万块钱了。

    不过这回,老二有点拉不下脸,可架不住媳妇总吹枕边风:“其实你老二才是你们家最大的功臣,是你辛辛苦苦学习才让你们家在村里露了大脸,祖宗都跟你沾光呢。你想想,那区区3万块钱能弥补你的辛苦吗?”老二一听很悲愤:“3万?给你10万,你也考个状元、考个公务员试试!我当初那才叫头悬梁、锥刺股……”

    得,两口子越说越投机,思想又逐渐拧成了一股绳,目标直指那3万块。动心是动心了,可这泼出去的水怎么才能收回来呢?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事儿可难不住精明的老二媳妇。老二媳妇又去找了上次那位鉴定专家,没花多少钱就弄到一张鉴定证书—西夏陶瓷大罐,市场稀缺,价值10万!专家开完证书还递上名片:“别说你这是真东西,只要鉴定费合适,新出窑的我也能帮你把它穿越到宋朝!”嗬,这年头儿,专家威武。

    两口子谋划了好多天,带上罐子又回了老家。不过这回这罐子可体面多了,老二媳妇给它进行了包装:量身定制了一个锦盒,黄丝绒的里儿,罐子里外都擦
>>>点击查看《沧海一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