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沧海一麟 > 沧海一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93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沧海一麟 章节目录 第393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精瘦汉子呵呵一笑,固执地说下去:“在下是干什么的,您必须知道。因为事关先生开讲后给瓜娃讲什么书!”怪先生一怔:“讲什么书?难道你还能不让瓜娃读四书五经吗?”

    “说的对!”精瘦汉子说着,变戏法似地拿出两本书来,一本是《三国》,另一本则是《水浒》!莫非这就是要为瓜娃讲的书?只听精瘦汉子又道,“实不相瞒,在下做的是刀头舔血的生意。用朝廷的话来说,就是专门与他们作对、占山为王的盗匪,手下足有上千弟兄!”说罢,他自斟了一杯酒喝了。

    怪先生听了,略略点头道:“难怪年关时无人上我家门,原来是你的手下把别家大人全吓跑了,也难怪你转来转去不让我知晓义和山庄到底在什么地方!不过,你为何要让瓜娃读这两本书呢?我看瓜娃是块读经书的好料子……”

    精瘦汉子哈哈大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要钻洞。盗匪的儿子便只能做盗匪,岂能读书中科举?”说着又拍拍两本书,一本正经地说,“积我二十年做盗匪的经验,这两本书太宝贵了!兵战奇谋、笼络之道,尽皆包容其中。我若是早十年读过这两本书,恐怕今天远不是只做个山大王的局面了!”随后他又大手一挥,道:“闲话少说。请先生将这两本书从头到尾讲给瓜娃听。山寨的第一把交椅我早晚要交给他,肚里没货怎行?先生也可看得出,瓜娃聪明机灵,天赋不低,若是再把这两本书吃透了,岂不是如虎添翼?”

    怪先生惊得目瞪口呆:教书几十年,这两本书还真没教过,更没有遇到过要把儿子培养成盗匪头儿的爹!

    见怪先生不语,精瘦汉子又道:“若是先生不愿教,我可另请他人,您不必为难。”

    怪先生沉吟片刻,终于一抽嘴角:“这两本书,还是我来教吧。”

    精瘦汉子大喜,又翻开两本书指指点点道:“先生为瓜娃开讲《三国》时,务必要重点讲讲刘备。这刘备一个卖草鞋的,十来年便三分天下有其一,手下文臣武将如云,连诸葛亮都甘心尽忠到底,没有一套笼络人心的本事,能行?讲《水浒》时,则要重点讲讲吴用。

    这个书生太不简单了,一肚子计谋,从劫取生辰纲到智取大名府,哪一桩不是他的主张?果不愧是‘智多星’。若是瓜娃把刘备和吴用的本事各学个三五分,他年定会青出于蓝,做出一番大事业!”

    精瘦汉子走后,怪先生开讲了。只见他一袭长衫,把《三国》和《水浒》往书案上一摆,一手执醒木,一手挥扇子,拖腔拉调讲说起来,高兴了,还会来一段清唱,分明是摇身一变,成了说书先生!瓜娃听得有趣,学得入味,随着书中情节的推演,或喜或悲,或叹或愁。师生二人完全沉浸在书中了,就连催促他们吃饭的刘管家也常常被吸引得呆在门前……

    眨眼间到了年底,待两本书讲完的时候,精瘦汉子又来了。随同精瘦汉子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戏班子,说这是要在为怪先生摆宴饯行,唱连轴大戏。

    晚上,戏台上风灯高挂,就要开场了。台下却只有四个听戏的:精瘦汉子爷儿俩以及怪先生、刘管家。精瘦汉子将一张点戏的折子递给怪先生,请他点戏。

    怪先生一看戏折子,只见上面的剧目尽是三国和水浒戏,顿时明白了,这是要借看戏考察考察瓜娃学得如何呢!他便把戏折顺手递给了瓜娃。瓜娃想也没想,便点了两出热闹戏:《桃园结义》和《三打祝家庄》。精瘦汉子不由拍掌叫好!

    台上幕布拉开,锣鼓铿锵响起来,戏子们穿梭来往,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精瘦汉子同瓜娃说刘备、扯吴用,娓娓而谈。

    不一会儿,精瘦汉子就发现儿子不仅把两本书中关于刘备和吴用的情节弄得滚瓜烂熟,且能对书中人物加以褒贬,计策的得失也能探究一二,不由喜上眉梢,连连向怪先生投来赞许满意的目光。

    两出戏罢,戏折子又回到了怪先生手中。怪先生这回不再客气,点了《白帝城》和《蓼儿洼》两出戏。精瘦汉子心中一咯噔:这两出戏可不是什么好戏,一出唱的是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一出唱的宋江死葬蓼儿洼,吴用、花荣坟茔哭祭、双双殉葬,都是交代人物结局的戏,实在凄凉悲惨!

    果然,待台上幕布闭合、鼓停锣消之后,瓜娃脸上已没有了先前的眉飞气扬,仍坐在凳子上拉着怪先生的手,皱眉问个不停:“先生,我看白帝城刘备托孤,分明已是预见到自己兴复汉室的大业无望,敢问先生,刘备为什么败了?”

    “问得好。”怪先生赞道,“其实《三国》开头便说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朝已失人心,百姓久厌战乱之苦,刘备不识大势,只以兴复汉室笼络人心,岂能成事?”

    瓜娃又问道:“吴用为宋江殉葬蓼儿洼,难道只有死路一条、再无他计吗?”

    怪先生点头道:“同刘备一样,吴用也是不识大势!《水浒》第一回,最先出场的几个人乃是高俅这帮小人,可谓群小登台,乱自上始,百姓想求太平而不可得!可吴用和宋江却想用招安换富贵,无异于水中捞月,机关算尽仍是死路一条
>>>点击查看《沧海一麟》最新章节